1.前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基础保障制度也在逐渐趋于完善,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福利企业大批出现
福利企业主要受众人群是所有残疾人,旨在为其创造一个工作场所,真正解决其就业难题
福利企业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对于社会发展而言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为其扫清发展困境,为其创造一条良好的发展道路显得极其重要
2.福利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2.1福利企业发展受新税收政策影响
新税收政策的出现,明确提出安置残疾职工可年均减免的营业税、增值税必须低于3.5万,这个政策只是在营业税和增值税方面实施部分减免,所得税却已不再是全免,而是在职工工资的基础上,以100%作为指标加计扣除[1]
但是残疾职工本身工资就不高,导致企业在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力度无法得以有效发挥
加之国家每年都会定期调整最低的工资标准,福利企业在用人方面的成本就会大幅增加,但残疾职工整体免税额度却未随之改变,从而导致企业不得不承受巨额运营成本,不仅制约了企业的有序运行与发展,部分有意向的企业家也会放弃组建新福利企业,这并不利于福利企业提升其市场核心竞争力
2.2政府在新建福利企业方面提高了准入条件
新税收政策明确规定,若该福利企业享受到国家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那么其企业内部安置的残疾人总数必须大于或等于十人
这个规定的出现,实质上在新建福利企业方面提高了准入条件,而市场中大量残疾职工总人数低于十人的企业就只能被迫退出
此外,这种准入条件还将大量具有实力的企业家挡在门外,导致其不能组建福利企业,这并不利于福利企业可持续发展
2.3与福利企业相关的政策极其落后
当前,与福利企业相关的优惠政策多为计划经济环境下所制定,这些政策无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助于福利企业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支撑力量[2]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前进,这些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经济体制实际发展需求,对于企业而言,也已经构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2.4福利企业自身还存在着缺陷
福利企业发展与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其独立性非常差,对于政府的依赖性极其强烈
加之某些福利企业本身规模小,内部体制并不完善,且产品的科技含量也十分有限,产品的整体附加值普遍不高
同时,残疾人在文化素质、知识系统、劳动技能等方面与健全人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内部职工的整体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其企业发展受阻,无法应对市场竞争
3.福利企业发展困境的处理对策
3.1政府需对现行税收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基于福利企业发展,政府部门应适当调整退税政策,或是采取减免部分税收的方式,为企业减轻负担
在退税政策方面,可适当调整其封顶限额,结合本地单位职工的年均工资量,制定出针对残疾人群体的退税额度
同时,针对部分不合理的规定,应酌情予以取消,并建立退税额自然增长制度,从源头上处理残疾职工免税额过高等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保残疾人能够充分就业
此外,政府部门还可给予福利企业土地税、房产税等方面的减免福利
3.2在新建福利企业方面适当放宽准入条件
各级政府需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在新建福利企业方面适当放宽准入条件
而在企业内部安置的残疾人总数方面,也可进行适当调整,以不得低于五人作为基础和下限
同时,政府还应鼓励中小型、微型企业参与至残疾人的安置服务工作中,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渠道,并适量增加薪资待遇,为其降低生活压力
此外,在与福利企业相关的政策方面,还需进行大量宣传,提升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力度,使各种优惠政策都能够真正落实
3.3鼓励福利企业不断学习各种先进性经验
由于福利企业内部的相关政策还十分落后,并不利于其壮大和发展
鉴于此,应鼓励福利企业不断学习各种先进性经验,以别人的成功经验作为自身学习的出发点,对自身内部政策进行有效调整,使之趋于完善和健全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将福利企业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根据其所安置的实际残疾职工总数,在水利建设、用电价格等方面给予适当的减免和补贴
针对表现优越的企业,还可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将其视作保险补贴的重点扶持对象,力求为企业发展而创造良好条件
3.4福利企业需加强自身内部建设
对于福利企业自身而言,由于其自身还存在着缺陷,因此加强内部建设显得十分重要
福利企业为了提升自身市场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市场规律出发,以经济发展总趋势作为参照标准,不断加强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