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筭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星君等,常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筭。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竃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筭,其过大小,有数百事。

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衒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梅,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夫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苟或非义而动。背理而行,以恶为能。

忍作残害,阴贼良善,暗海君亲,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诳诸无识,谤诸同学.

虚诬诈伪,攻讦宗亲,刚强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当,向背乖宜,虐下取功,

謟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轻蔑天民,扰乱国政,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诛降戮服,贬正排贤,凌孤逼寡,弃法受赂,以直为曲,

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见杀加怒,如过不改,知善不为,自罪引他,壅塞方术,

讪谤圣贤,侵凌道德,射飞逐走,发蛰惊栖,填穴覆巢,复胎破卵,愿人有失.

毁人成功,危人自安,减人自益,以恶易好,以私废公,窃人之能,蔽人之善,

形人之丑,讦人之私,耗人货财,离人骨肉,侵人所爱,助人为非,逞志作威,

辱人求胜,败人苗稼,破人婚姻,苟富而骄,苟兔无耻,认恩推过,嫁祸卖恶,

沽买虚誉,包贮险心,挫人所长,护己所短,乘威逼胁,纵暴杀伤,无故剪裁,

非理烹宰,散弃五谷,劳扰众生,破人之家,取其财宝,决水放火,以害民居,

素乱规模,以败人功,损人器物,以穷人用,见他荣贵,愿他流贬,见他富有,

愿他破散,见他色美,起心私之,负他货财,愿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

见他失便,便说他过,见他体色不具而咲之,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理蛊厌人,

用药杀树,恚怒师傅,抵触父兄,强取强求,好侵好夺,虏掠至富,巧诈求迁,

赏罚不平,逸乐过节,可虐其下,恐吓于他,怨天尤人,呵风骂雨,鬪合争讼,

妄逐朋党,用妻妾语,违父母训,得新忘故,口是心非,贪冒于财,欺罔其上,

造作恶语,谗毁平人,毁人称直,骂神称正,弃顺效逆,背亲向疏,

指天地以证鄙怀,引神明而鉴猥事,施与后悔,假借不还,分外营求,力上施设,

淫欲过度,心毒貌慈,秽食矮人,左道惑众,短尺狭度,轻秤小升,以伪杂真,

采取奸利,压良为贱,谩蓦愚人,贪婪无厌,咒咀求直,嗜酒悖乱,骨肉忿争,

男不忠良,女不柔顺,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妬忌,无行于妻子,

失礼于舅姑,轻慢先灵,违逆上命,作为无益,怀挟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爱,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损子坠胎,行多隐僻,晦腊歌舞,朔旦号怒,对比涕唾及溺,

对窑吟咏及哭,灶火烧香,秽柴作食,夜起躶露,八节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辄指三光,

久视日月,春月燎猎,对北恶骂,无故杀龟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随其轻重,夺其纪筭,

算尽则死,死有余责,乃殃及子孙。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

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直。又枉杀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杀也。取非义之财者,譬如药者救饥,鸩酒止渴,非不暂饱,死亦及之。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太上

太上,就是太上老君,原名李耳,又称老子,著作有《道德经》。是我国道教始祖,上天至尊之圣。

主旨

《太上感应篇集注》云:“太上者,道门至尊之称也,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意即所谓“感应”指善恶报应,由天地神鬼根据世上人们的所作所为给以相应的奖惩。因此,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观念。接着指出人要长生多福,必须行善积德,并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作结。

理论

《太上感应篇》认为,“大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于是人们的作为通过天地鬼神来裁决。当人非义而动、背理而行时,就会“大则夺纪、小则夺算”,而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最终“算尽则死”,人就离开了人世;如果死有余辜,还将殃及子孙。所谓“是道则进,非道则退”,则“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避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翼。”若改恶从善,则将转祸为福。

观念

该书中的承负观念,虽然与佛教因果报应有些相似,但又与佛教观念有一定的不同。佛教认为因果通前世、今世、后世三世,该书则更强调现世与人对环境的蝴蝶效应,作恶有过的最直接后果就是肉体的消亡。修身保生是道教的哲学,现世生命形式的存在是根本,要更加重视现世,更加珍惜现实存在的生命。所以“欲求长生者”,就必须回避大大小小“有数百事”的过错,而与避恶相统一的是趋善,“善”能使人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得道成仙。因此,《感应篇》大谈行善的好处,它在道教宣扬的人生最高境界——得道成仙的理想下,竖起了一架可以登临的梯子,即现实的行善心态与落实。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道教经典———太上感应篇

    标签: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