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到底牛在哪里?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牛在哪里

牛电科技CEO李彦

2014年9月,彻底离开电信行业的“华科男”李一男创建北京牛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后简称“牛电科技”),希望造出中国“最牛”的智能电动两轮车。

这次创业,相比此前更加坎坷。2015年6月,小牛首款电动车N1发布会结束仅两天,李一男便因涉嫌内幕交易被逮捕。

时至今日,已出狱的李一男加盟梅花天使创投并担任合伙人职务,只保留牛电科技股份,不涉足具体业务。

那么,如今的牛电科技发展得如何?公司CEO李彦向支点财经记者表示,公司旗下小牛电动两轮电动车全球销量已超过38万台, 是全球最大的智能两轮电动车公司。

电动车行业的一条“鲶鱼”

2014年9月,李一男创办牛电科技,这是他第二次创业。据他说,这也是自己最后一次创业。

有些“土里土气”的电动车行业突然来了位互联网“大神”,让人们有些措手不及。而创始人的号召力和企业的互联网基因,也带来了多元化的团队。

譬如,李彦曾任KKR私募股权基金运营副总裁,擅长管理体系搭建及规模扩张;副总裁胡依林为前微软设计师,主要负责整车设计和研发;供应链副总裁何卫华参与过两家公司的上市过程。

尽管李一男亲自掌舵牛电科技时间不长,但这家公司的问世像鲶鱼一样搅动着电动自行车行业。

尽管厂商众多,大多没什么科技感,更没有智能互联网基因。而牛电科技的第一步,是定义何谓“智能电动两轮车”。

譬如,电池是电动车核心配件之一,小牛电动在国内首次使用先进的锂电池技术替代原来笨重的铅酸电池,既能直充,又能拆下电池带回家充电。

以小牛电动U1款电动车为例,其电池重量仅5公斤左右,即便女生也能提到室内充电。如换做同容量的铅酸电池的话,重量会是锂电池组4倍以上。

想像一下,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搬着接近大桶纯净水的铅酸电池上楼充电。而多出的重量对电动车本身也会是较大负担,势必也会影响续航里程。

智能的另一表现,是加入了“很互联网”的功能。

如用户能远程控制App来实现车辆管控,还可以看到剩余电量、天气信息、附近维修点位置,能自动获得充电提醒、电池提出报警、非法位移提醒等。

“这些只是基本的数据应用,随着用户体量、线下服务体系的布局完善,依据用户需求和大数据,我们未来会提供更多服务。”李彦对支点财经记者说。

第二步,则是提升了行业的营销玩法。

传统电动车企业在营销上普遍偏弱,一般倾向于花巨资找明星代言,然后在电视渠道投放硬广,如雅迪找胡歌、李敏镐,爱玛找周杰伦,新日请成龙等。

而小牛电动将粉丝被称为“牛油”,不仅建立官方社区,给“牛油”提供线上互动机会,还由公司提供支持建立同城会,定期组织“牛油趴”线下活动。

从官方论坛用户反馈来看,如果只当小牛电动是辆普通电动车,其产品也达到了“省心安全不折腾”的要求,“黑科技”、营销活动则是加分项。

如今雅迪、爱玛、新日都争先推出智能电动车,其中雅迪举办的骑行节也多少都有着“牛油趴”的影子,这多少可能受到小牛电动的刺激。当然,即便没有小牛的搅动,雅迪们依然会布局以上领域,只是时间上可能会有所放缓。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牛在哪里

像做手机一样去做电动车

几乎每次小牛电动发布会的开头,都会提及电动车市场受欢迎的原因:城市交通如何拥堵,多么适合这种绿色、环保、安全、健康的出行方式……

相对情怀而言,产品力无疑是用户最关注的因素。6月4日,支点财经记者在位于武汉市珞喻路306号的小牛电动体验店亲身体验其产品。

周边其他电动车门店内,可能同一价位段有20多款车,但小牛电动店内车辆仅有四个系列,每个系列也只分为3-4种版本。

从2015年开始,牛电科技一直保持了1年发布1-2款新车的“缓慢”速度。这种与主流手机厂商类似的节奏,被比喻为“像做手机一样去做电动车”。

慢归慢,店内每款产品都有独特之处。

最早的N1系列是2015年发布,分别为城市版、动力版,彼时价格分别为3999元和4999元,分别能跑80公里和100公里。

2016年4月发布的小牛电动M1则是店员推荐的爆款车型,曾获得德国红点、美国idea等国际产品设计奖项,版本包括青春版、都市版、动力版、顶配版。当日,店内都市版M1报价为在5000元左右。

这款车在电动车中属于较小巧的类型。记者试骑发现,身高160cm以上的顾客坐上去能够脚跟着地。由于坐垫较长,即便再携带一位乘客也不会太过拥挤。

而2016年8月发布的N1S系列,一定程度上是N1“升级版”,外形磨具都极为相似。

店员略带自豪地告诉支点财经记者,N1S最早是在欧洲发行,“顶配版2699欧元(人民币1万9千元左右),在法国、荷兰等地销量很高。”

去年4月发布的U1超轻量级系列则是“为上牌而生”。

中国各地电动车管理办法差别很大,而U1在尺寸、重量,可骑行踏板、贴标位置等所有细节都按各省最严格标准设计,方便各地用户顺利上牌。

电动两轮车最怕被偷,而与产品配套的牛油保,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旦被盗,用户可通过“丢失报案→50天内无法找回→牛油保赔付”步骤完成理赔。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卓刀泉周边其他门店买辆普通踏板电动两轮车,一般在2000元左右,而小牛电动普遍高出一截,价位都在3000元-10000元不等。

据了解,这一方面是因为锂电池造价不菲,而且小牛所有车型的锂电池都保修三年,周边其他品牌的电动车电池普遍只保修两年。

另一方面,小牛电动大部分零部件都是经过重新开发的,公司在江苏也有自建工厂,这种做法前期成本较高,后期度过技术储备期后,产品成本才能直线下降。

较高的价位,也积淀了一批中产阶级用户。

牛电科技对用户数据进行过调研,发现其平均年龄在32岁左右,8成以上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7成以上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其产品,4成以上为有车一族。

国内还有硬仗要打

除国内市场外,布局海外也是牛电科技创立之初就定下的战略方向。

2016年8月,牛电科技通过与经销商合作销售的模式进入欧洲。如今,小牛电动已在海外超过2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500个销售网点和近10家旗舰店。

“今年公司将至少发布两款新车,目前确认的是6月12日将在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召开新品发布会。该产品不仅针对中国市场,也将面向海外市场。”李彦说。

海外战略虽扩大了未来想象力,但牛电科技还有场硬仗要打。

其一,线下布局还需提速。

当 OPPO、vivo 手机销量超越小米,不仅是体现在硬件产品上的竞争差异,另一个不得不避开的话题则是“线下渠道”的实力。对硬件来说,用户好像更需要去触摸体验,手机如此,电动车更是如此。

在国内,小牛电动曾一度依赖线上售卖,但近年来也在线下广泛布局。目前公司服务网络已覆盖超过150个城市,国内布局500多个销售网点,海外布局650多个销售网点。

“目前大部分门店是合伙人加盟的形式。总部对门店进行统一管理和培训,尽可能实现品牌形象以及服务标准统一。”李彦说。

其二,出行领域其他玩家带来的冲击。

譬如,共享单车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动两轮车销售,尤其是大城市里“轨道交通+共享单车”的方式,有时比电动车更加快捷和安全。

其三,山寨车型大量出现。

譬如,N1刚推出时辨识度非常好,但一段时间后类似车型就多起来了。

对此牛电科技副总裁胡依林曾表示,产品发布之前公司会把外观专利、结构专利、技术专利全部拿到,但如果碰到抄袭,取证、维权都是比较难的事。

其四,电动车的便捷、环保、价位低等优势是不争的事实,但安全问题却是绕不过去的坎。

譬如,早在2014年武汉便出台规定,所有立交桥、高架路、过江桥梁及隧道、地下通道全天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

此外,今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对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主要技术指标做了较大调整,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电器保护等技术指标。

2019年4月15日之前属于过渡期,过渡期过后不符合国标的车辆将不允许售卖。新国标要求整车重量(含电池)不大于55kg,对传统铅酸电池来说很难做到。不过,小牛电动一直用的锂电池本身就具备轻便优势。

“小牛将《新国标》作为接下来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不二准则。不过,满足国标仅是基础,在此之上我们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服务。”李彦说。


欢迎投稿 职场/创业方向. 邮箱wangfzcom(AT)163.com:王夫子社区 » 李一男的小牛电动车,到底牛在哪里?

点评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