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事档案管理及“大数据”背景的有关概念 人事档案管理指的是科研事业单位中人员的基本信息记载,反映了单位工作人员的一些基本状况,还对工作岗位的设置和知识水平高低、工作业绩、奖罚情况以及人员调动等都有所记录,通过人事档案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员工的详细信息,可以说人事档案管理是对人才信息的重要记录
而所谓的“大数据”指的是在大量不同类别的样本数据中,用户快速获取其需要的信息,实现最方便且最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目前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现状
1.科研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中负责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身兼数职,这使得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花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的时间和精力有所限制
有些事业科研单位中的人事档案管理的部分工作人员的学历不高,有的年龄也比较大,对于在新时代中新接触的那些东西较难理解,新知识的接受速度较慢,新业务的使用比较困难,甚至在他们这些工作人员当中有些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对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虽然说科研事业单位中也有一部分管理人员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很多年从而积累了大量经验,但他们一般都是利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习惯于传统管理模式,这导致他们对大数据背景下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接受程度较低
这些问题都是事业科研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创新所需要注意的
2.事业科研单位的人事档案信息利用率不高
在事业科研单位中,一般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收集鉴别及保存员工个人信息而实现为干部员工服务
而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事业科研单位没有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对档案材料利用不够,即使部分事业科研单位对档案材料的利用率较高,但其开发利用的深度以及广度都是有限制的,一般对档案材料的查询都只能对员工简历等情况有所了解,且对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的途径比较单一,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科研单位中会处于被动状态,导致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人事档案管理技术及基础设施落后
在科研事业单位中的人事管理队伍建设中,缺乏既懂档案管理又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就直接影响了大数据背景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导致接收和传递以及存储、利用一体化等新方法和新技术在科研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遭到阻碍
在科研事业单位的基础设备方面,有些档案室面积不大,设备较为简陋且管理人员数量不够
有些科研事业单位中使用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及相关技术较为落后,仅在人员基本信息以及档案目录编辑和档案转递等一些日常管理中的几个环节中实现计算机管理,而信息的存储量小,且功能小、操作频繁,使得信息的统计和综合分析过于复杂,造成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难以在大数据背景下适应现代信息化发展
4.科研人才的流失现象严重
在目前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当中,人事管理中的科技人才的规模和素质是科研单位衡量其科技实力及潜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目前虽然人事档案管理越来越受到单位管理者的重视,但科研人才的流失现象依然很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有些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及环境存在劣势,加之科研投入不足,科研事业的工作艰苦且自身效益较低,使得科研单位的人才福利待遇相对较低,且有的科研设施相对简陋,缺乏与科研中高端研究相匹配的实验条件
另外,由于普通的科研单位独立争取国家、省级的重大科研项目比较困难,导致科研经费严重不足
这一系列原因都使得科研人才流失,导致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科研人才的流失导致科研单位增加成本,降低竞争力,阻碍科研发展
三、科研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创新
1.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科研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拓展和创新需要配有大量的信息处理人员及信息分析人员和信息研究人员,另外,还需要配有专业的数据库更新人员及专业的计算机设施维护人员等,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以,科研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加强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培养和留住单位中现有的优秀人才并引进更多优秀人才
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还应对应用信息技术知识有一定掌握
2.制定激励机制并保障职工利益
在科研单位中,职工利益是构成该单位利益的基础,所以科研单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