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企业的定义及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是与本行业大企业相比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
量的指标是指利用企业的资本金额、销售额、雇用人数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的指标主要是指从遵循经营学的角度,能反映企业经营本质特征的指标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
1.企业组织机构特殊性
由于中小企业是在就业压力和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又由于中国的整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所以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
相对较差的硬件设施,使得中小企业的利润普遍偏低,生存具有明显压力
所以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一般为大型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空白领域或者维系在相对狭小的缝隙之间
因为中小企业具有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资金运转速度快等特点,帮助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涉及行业门类齐全,有从事产品的批销,简单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还有机械、化工甚至于高科技等
但是它们往往只侧重于某一项产品或业务,很少多元化经营
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工作规范、技术规范等发面都不是很健全
但是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不断创新,不断改变思路,顺应市场经济的体制,以不断谋求企业利润
2.企业信息需求特殊性
对中小企业的外部信息需求来讲,纳税是中小企业会计的主要动机,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国家税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里也能反映出中小企业已然成为国家稳定发展、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由于税收征管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中小企业必须按时向国家税务部门申报纳税人,因此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制度应充分考虑到便于国家税收管理
对于中小企业内部需求来讲,在国家对民间兴办企业的鼓励下,大批集体经济、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这些新兴起的及国有改组后的中小企业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密切相关
由于中小企业财力很有限,融资能力低,控制风险能力不足,从而面临的持续经营的风险较大
这决定了中小企业的会计应着眼于这些企业的内部信息的需求
如帮助企业的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费用结构等,使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能防范企业持续经营风险
如帮助企业的经营者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费用结构等,使中小企业的经营者能防范企业的持续经营风险
3.企业人员特殊性
中小企业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既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又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所以在经营企业方面,家族式的中小企业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团体,团体内部又分别归属与小部分的家族成员管理
过度集权的管理方式往往会伤害到企业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家族外部的高新技术人才想要加入这个团体中进行企业管理工作的分配,那么这就将面临一个巨大的困难
因为高度的家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容许外部人员对其进行支配,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人员配置方面任人唯亲,尖端人才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职场机会
二、中小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中小企业在会计工作中还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环境等均不适应的情况,使中小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管理及利润分配等财务管理行为上还存在着许多非市场化、非理性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甚至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其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会计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制度缺乏,国家没有制定相对于这些企业自身特点的会计制度,导致中小型企业制度残缺不全
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却从未认真执行过
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往往无法建立健全,这些给企业带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等,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均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也有了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会计电算化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内不被重视
目前,仍有一些中小企业未能够有效应用会计软件,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及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共享性
(三)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中小企业会计机构人员的配置不合规范
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各企业应当根据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