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TUSTDX志协” 可以订阅哦 中国十大古典小说 1 东周列国志 “羽翼信史而不违”,是古代文学评论家所认同的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境界
中国历史小说中,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也许只有《东周列国志》了
这部煌煌一百零八回的小说巨著,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冯梦龙继“三言”之后的又一小说佳作
这本小说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据史实录,“事取其详,文撮其略”;“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
面对此起彼伏繁杂错综的事件,你来我往既多且乱的人物,冯梦龙充分展现了其杰出的组织素材的能力和深厚的叙述描摹的功力,使得小说信守史实,脉络清晰,堪称一部真正的历史教科书
2 醒世恒言 《醒世恒言》在明代著名文学家冯梦龙的旷世名著“三言”中是最晚出的,大约在天启七年(1627),由苏州书坊主叶敬池刊行出版
此时距“三言”的第一部《古今小说》的出版,已经有六年了
至此,受到读者热烈欢迎并期盼的“三言”这一出版大工程终于告竣
虽然晚出,但《醒世恒言》却后出转精,有愈陈愈香之致
三部书相比较,《醒世恒言》在内容题材上都显示出一些新的特点,在艺术上则更加成熟
所以,它在“三言”中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部
3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中国小说史上少有的几部出类拔萃的巨制之一,是唯一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讽刺小说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儒林外史》的评论,至今看来,仍是最准确、最切中肯綮的:“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
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 吴敬梓在创作此书时,有一个完整的创作思路,即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贬抑批判士人中的假儒士和假名土,褒扬推崇真儒士和真名士,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
4 隋唐演义 《隋唐演义》讲述的历史故事,起始于隋文帝灭陈,终结于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自蜀返回长安,西内驾崩
从全书结构看,主要叙述了三个方面的故事:一是隋末群雄聚义,秦琼、徐懋功、程咬金、李靖、尉迟恭、罗成等人反隋兴唐的英雄传奇故事;二是隋场帝弑父篡权,荒淫灭国的宫闱故事;三是唐太宗李世民收纳反隋英雄,玄武门杀兄夺权,开创大唐盛世的武功文治(穿插武则大改元称帝),以及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导致安史之乱的悲剧结局
5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以武王伐纣为线索,述商末政治腐败与周武王伐纣的故事
由于史书对这一段历史的记载极为简略,所以历代传说也就很多,其中不免搀进不少神怪色彩
宋元时期的说话艺人就已经开始演说这段故事了
刊于元代至治年间的《武王伐纣平话》,就是宋元说话人讲说的底本
据赵景深先生研究,《封神演义》的前三十回,几乎完全是根据《武王伐纣平话》来扩大改编的
明嘉靖时人余绍鱼编的《列国志传》卷一,又为《封神演义》提供了许多有关商周历史的故事情节
在这些基础上,作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让大量新增的人物如闻太师、申公豹、土行孙、赵公明等,在其中为恶为善,显示异能
同时,又编撰了大量的故事,如“三十六路伐西岐”等,来显示两大阵营斗争的复杂与曲折,最终完成了一部融历史演义和神魔幻想为一体的长篇小说
6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
它同《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冯梦龙经过谨慎的去芜取菁的遴选,编纂的宋元明话本一百二十篇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7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作者凌蒙初,《拍案惊奇》中也写了多篇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的作品,如《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和《大姊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两篇,其中的女主人公罗惜惜和兴娘,都大胆追求幸福爱情,主动享受男欢女爱
凌漾初对她们并未以“荡妇”视之,而是倾注了同情和赞赏
《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和《酒下酒赵尼媪迷花,机中机贾秀才报怨》两篇则表现了封建贞节观念已经逐步在市民阶层中失去主宰地位
8 警世通言 《警世通言》中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为最多,有的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
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
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9 说岳全传 《说岳全传》的主旨秉承自宋以来延续数百年的忠君爱国思想,热情讴歌岳飞及其岳家将的尽忠抗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痛斥秦桧等权奸投降卖国、残害忠良的无耻行径
集中体现这一思想精华的,就是岳飞这一形象
岳飞勇武过人,智谋卓越,忠孝节义,精忠报国,是个理想化的人物
为了一个“忠”字,他可以置战场胜败于不顾,置身家性命于度外,慷慨就义,别无怨言
10 二刻拍案惊奇 凌濛初继《拍案惊奇》之后创作的第二部小说集
《二刻》的思想内容和创作旨趣与《初刻》是一脉相承的,都全方位地反映了明代后期市民阶层的社会生活,但范围更广泛了
凡是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阶层、人伦道德的各个主题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
同时,明末社会动荡,内忧外患纷起,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尖锐,这一状况,《二刻》表现得也比《初刻》更为充分
可以说,《二刻》勾勒出一幅晚明社会日薄西山的惨淡图画
图文编辑/李岚 责任编辑/席彬晟 监制/陈玉琪 天津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 长按二维码关注TUSTDX志协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