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场施工管理的原则
1.1 经济效益原则
现场施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必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不能为了搞好现场管理而不计成本,必须在坚持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保证现场施工管理成本最小化,坚决杜绝不必要的浪费和不合理的开支
1.2 科学合理原则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必须坚持科学合理原则,严格按照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展开管理,充分合理利用现场各类管理资源和现有资源
1.3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施工现场管理的各个环节必须保证标准化和规范化操作
2 现场施工管理的主要方面
2.1 材料方面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所需材料种类繁多,而且随着材料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就会涉及最新材料的应用问题,所以就施工现场管理的材料方面而言,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2.1.1 材料供应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选购,材质、规格、型号、数量等必须符合要求,可以选择多个长期合作的供货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1.2 材料分类堆放
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材料分批进场,在上述初步验收的基础上,进场后进行二次验收,包括出厂合格证明、地方备案证书等材料,并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批准使用
待使用的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对于易燃品(如乙炔、氧气瓶、油漆等)、防腐材料、聚四氟乙烯胶带和防潮品必须采用相应保护之后进行合理堆放,必须有防水淹、防雨淋、防滑散、防盗窃等措施
2.1.3 材料发放
对于已经二次验收且进场之后的材料,必须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出库单进行领用,对领用环节的材料进行追踪以避免丢失或浪费
2.2 施工机械使用的安全管理
建立定期施工机械安全检查管理制度,包括施工机械故障和安全装置的检查、重型机械的拆装、重大构件的保养、修理、施工机械作业的现场环境检查等环节
严厉杜绝由于操作不当、保养不当、带病运转、指挥失误等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机械损坏等现场施工安全责任事故
2.3 施工方面
2.3.1 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重要的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文件,对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他环节的施工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断然不能千篇一律或是与现场不符
一份恰当的施工组织设计不仅能指导项目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优化作用
尤其是在穿跨越工程、定向钻施工、高空作业等高危施工现场,必须高度重视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由于其特殊性,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必须体现全员参与原则,因此在施工开始前,必须组织技术、质量、安全、施工、机械等相关人员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其设计和编制
2.3.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为了节约成本,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不配备现场安全员或兼职安全员等现象,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如遇安全问题不能及时作出反应,再加上上述安全员缺乏基本的施工操作安全意识和处理经验,为项目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必须建立现场项目管理机构:项目负责人应作为安全负责人,并为其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员
此外,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对其上岗证进行定期审验,严格杜绝无证人员或上岗证已超过审验期人员进行现场施工
现场施工用电必须符合要求,落实三级配电、二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原则,必须保证配电箱安装恰当、漏电开关参数符合要求、外电防护完全到位等要求的落实
2.4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场内道路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场内道路管理就是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对施工现场的布置要求,进行场容管理
应在现场设置周边围挡和措施性围挡,其中工地周边围挡高度应≥2.5m,一般路段的围挡应≥1.8m;措施性围挡要求更高,如,深基坑周围措施性围挡高度为1.5m,并设置防护栏杆、挡板或是安全网
施工现场道路必须符合最小宽度要求:汽车单行道,道路宽度≥3.0m(考虑防火,应≥3.5m);汽车双行道,道路宽度≥6.0m;平板拖车单行道,道路宽度≥4.0m;平板拖车双行道,道路宽度≥8.0m
且为了达到正常的排水要求,场内路面应高于自然地面0.1~0.2m,道路两侧排水沟沟深应大于等于0.4m
2.5 建筑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