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又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辽宁省政府2010年2月1日下发了《辽宁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意见》,确定了辽宁新兴产业发展目标,2012年到2015年,新兴产业产值在2012年比2009年翻一番的基础上,再翻一番,重要新兴产业领域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达到6%以上
培育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建设形成100个主题特色鲜明、创新能力较强的新兴产业集聚区,一些新兴产业规模和水平跻身全国乃至世界前列
确定以先进制造装备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业、新医药产业、信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海洋产业、生物育种产业及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产业为辽宁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目前,我省已把实施工业五项工程(企业提升工程、产业集群工程、项目工程、并购工程、节能降耗与淘汰落后产能工程)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工业全面振兴的战略之举,力求实现新的突破
辽宁的新兴产业发展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发展新兴产业缺乏核心技术作支撑
目前,一些新兴产业在“大干快上”的同时,并未真正走出创新与高水平发展的新路
我省在一些新兴产业上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主要还是依赖从发达国家进口,存在“高端产业,低端环节”的突出矛盾,不少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这势必影响我省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和水平
其二,发展新兴产业的制度环境尚不健全
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还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科技等体制尚不健全,政府在发挥其经济调节职能作用方面经验不足
目前存在着用老的体制、老的办法来解决新兴产业的问题,出现许多扭曲和不协调
另一方面,政府在确定重点扶持产业时对市场需求重视不够,以至于某些产业投入过多,产品滞销,而某些重要领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产品供不应求,不利于从整体上培育新兴产业的成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其三,发展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资金支持新兴产业投资体制尚不健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投资风险大,回收期长,银行存在惜贷现象;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对高新技术直接投资的热情不高,从而使新兴产业难以获得基本的资金支持,虽然其产品有广阔市场,但因资金短缺,不能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往往坐失良机
其四,发展新兴产业的规模偏小
我省新兴产业的规模以及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低于国内一些发达地区
由于新兴产业规模小,在研发、制造、营销等环节的成本要高于传统产品,其市场开拓难度加大
“十二五”辽宁发展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1.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新兴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机遇期的关键点上,有比较优势的地域必须顺应国内外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抓住国家制定出台相关产业振兴规划的有利时机,制定自己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2.有效发挥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从发达国家对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历程及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实践看,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扶持,是促使其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扶持的重点:其一,建立相关配套政策体系
制定产业政策,为新兴产业发展立法,使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各项政策、措施以立法的形式稳定下来
制定和实施新兴产业激励政策,引导、鼓励科技创新,引导、鼓励技术成果转化,引导、鼓励人才流动,引导、鼓励资本向新兴产业流动
其二,加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研发、支撑体系建设等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应统筹与集中各种增量资金,加大科技投入,尤其是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前瞻性的产业关键性技术投入
其三,优化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大力促进现有产业集群与新兴产业相融合,调整现有产业园区发展重点转向新兴产业领域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新兴产业发展应与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结合起来,努力造就结构合理的高层次新兴产业人才队伍
特别是要通过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鼓励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海外领军型科技人才
同时要善于调动新兴产业领域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壮大
4.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将新兴产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既有利于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又可避免新兴产业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