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国留学,一直以来是大家的主要方向。但是近几年来,欧洲开始备受学子喜欢,尤其是德国、法国、奥地利、瑞士,以及北欧四国。对于这些国家的背景文化,大家了解的并不多,所以也许这就是很少选择的原因吧。
是真的吗?
德国和德国人给世界的印象是标志性的:严谨、严肃、沉稳、诚恳、守时、守法、勤奋,简直……可以说是对机器人的评价。
德国人见面打招呼用语“AllesinOrdnung秩序还好吧?”
德国人的口头禅之一是“让我看看记事本”。
德国地铁里没有防止人们逃票的闸机和玻璃门。
在德国的宾馆和市政大厅的洗手间里,都有两卷卫生纸,一卷放在盒子里,另一卷备用。
汽车在市区里行驶,时速不得超过30英里。也有个笑话说:如果半夜12点还有人在路上等红灯,那个人肯定是德国人。
德国人用量杯喝水。
——《你所不知道的德国》
说起德国你会想到什么呢?
拜仁、德国黑啤和香肠
美丽的莱茵河
还有严谨的德国人
stop!
德国人,真的严谨吗?
我们每年去德国的交换生都在增加,那么就让我们从一个德国交换生的角度来认识一下他眼中的德国和德国人吧。
我们曾经的德国交换生Kim,也正是带着这些对德国既有的印象,既忐忑又期待地来到了德国!然后,大家看看他深度体验后的德国吧!除了严肃沉稳的那一面以外,德国人爱聊天,德国人友善和幽默。德国人的烤肠、啤酒和足球,德国老师的咖啡机,独特的德国中学,德国中学生的交响乐团,人手一册的德国日历……构成了Kim眼中的那个独一无二的德国!面对正在阅读这这篇文字的你,我想建议你,朋友,一定要去德国。在最美好的年龄,走出去,看看世界!走出去,缔造一个独一无二的你自己!
故事分享
share
﹀
﹀
﹀
作者简介:
Kim, 初三毕业,2013年秋季赴德国做交换生一年。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由16个联邦州组成,全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拥有8000多万人口,是欧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德国,创造出了奔驰、宝马这样的完美机器;整个国家被铁路覆盖,所有火车和电车严格遵行时刻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非常便捷。这些都给世界,或者至少是我,留下一个印象:德国人的严谨几近保守、认真几近苛刻、自由几近冷漠。
但在德国以交换生身份学习了一年后,感受到的却是那么不同,德国,原来是一个友善的国家!
在那里,当你过马路时,只要当斑马线的灯是绿色的,你完全不需要去看有没有车向你开过来就可以走过去,即使是没有信号灯的小道,驾驶员也会笑着示意你先过。
在镇里,可能是因为我住的镇子比较小,走在路上会碰到很多认识的人热情地打招呼,甚至站着聊几句。
当你在等咖啡、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在工作空隙间会和你说话,甚至在你吃东西的时候坐在你旁边喝茶聊前一天的足球比赛。
是的,在德国聊足球就像在英国聊天气一样,这是这个国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有球赛,你就会在德国看到人们在广场巨大的显示屏附近聚在一起,吃着烤肠、喝着啤酒。
德国有象法兰克福、柏林、汉堡这样,到晚上3点街上还有人,公交车还在运行的大城市。也有象Annaberg这样,一个被树林环绕的小镇,当火车车门一打开,能尝到迎面扑来甜甜的空气。但相同的是,当天气好的时候,你会怀疑天空是不是被photoshop过。太阳落下的时候,会搬椅子到后院,几个人一起看云被太阳染出的醉人红色。晚上漫天的星星让你觉得宇宙离你那么近。
因为火车出行非常方便,假期都会和几个同学一起坐火车去弄一个2~3天的小旅行,带着相机去抓不同城市的特点,也去留下些痕迹。记得有一次还是纯自行车的,往返130多公里,就是因为几个人聊天突然冒出来的主意,让我们几个人的臀和腿可是受足了罪。甚至有一次在学期结束的时候,将近10个人带着睡袋和食物去划船,从Scharbeutzstrandalle 划到了Kiel。3天里,淋了雨,也被太阳暴晒。其中一个晚上还是世界杯德国队战巴西,到现在也忘不了一起坐在小吧里喝着汽水,浑身酸痛地大笑德国队狂扁巴西队的感觉。
学校的学习环境轻松、开放。课间休息时候可以和几个伙伴走出校门,去附近的面包房买些小吃回到教室,大家坐在一起聊天等着上课。中午休息时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附近的餐厅吃午餐,或者去街边要几包薯条和香肠坐在公园里,完全不着急回学校。老师也很随意,抱着咖啡机来教室上课,下课后坐在桌子上,喝着咖啡幽默地和我们讨论一些很异想天开的话题,放学后还一起走到火车站。学习的针对性很强,可以选择主修的科目,很多课程是二选一的,像美术和音乐,哲学和宗教,体育和体育理论之类。有机会去认识更多的学生,不象中国大多只限于同班同学。周末也会和同学把一天安排的很充实。
最开始我进入的是语言和美术为主课的班,就算不告诉你这个班主修什么,你也可以感受到。首先这个班女生多,男生只有4个,1/3的人在交响乐团里。当然,在这个班里,数学和物理是他们最不擅长的科目。所以你能想到,我在数学和物理课上拿了最高分,然后听老师的建议在第二学期转到了主修物理的班级。
然后,悲催的是,你能想到,在这个主修物理的班上,我第一次物理考试不出意料地没有及格(XD)。通过我的经历,你可以看出德国教育的一大优点就是强化你的优势。校内也有很多俱乐部和活动,所以每个人都绝对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容易找到有共同话题的社交群。
换了班后,和班里同学放学后一起玩的方式也变了,也许是因为物理班的男生占很大一部分,放学和周末不再是去看电影,吃东西或者去哪里参观。而是回家后打开电脑登陆"teamspeak"一起写作业然后聊天、玩游戏,周末去某个人的派对或者去看足球比赛。
但是不要认为学习环境轻松就代表学习轻松。是的,学校的作业的确不多,平均下来一天只需要大概1个小时,有时候甚至没有作业。但几乎每门学科每个月都会有一个"项目",大多是自由组建一个小组来完成,成绩纳入学期总成绩中,这些就好比考试一样。常见的比如说一篇 "research",社区调查,读一本书。也有一些有趣的比如做一个公益海报,制作一个音乐短片,做一个乐高机器人并且为它编程等等。与作业不同的是它们是全靠自己努力,几乎没有老师或他人指导,相比作业要头痛多了。
要说学校中对我最有帮助,收获最大的,是加入了交响乐团。忘不了那时在台上50多人一起演奏歌剧魅影主题曲那种震撼,"Ghost Busters"主题曲的欢乐。因为这个乐团是和州里另外几所学校乐团合作的大乐团,见到了很多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主修项目的人们。再加上每学期至少会有一次的“乐团旅游”(带着乐器去一个小镇2~4天,每天练习,来准备几天后的大型演出),让我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他们不仅在学校学习上帮了我很多忙,教了我很多有趣的东西比如滑板,"graffiti",小提琴。还给了我很多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德国,从法律、交通到历史、艺术,从城市管理到街头卖艺。在德国卖艺的人们不像是中国这样坐在大街上抱着孩子或者拉着二胡,小的是一个人的行为艺术,大到一伙人演奏古典乐,让我真正看到德国表面轻松幸福的背后,是由无数规划到极致的系统支撑着的,好比看似简单的太空计划背后的一切复杂计算。
这一年的交换生生活,是与一个德国当地家庭一起度过的,算是深度体会了德国人的生活方式。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是日历,几乎每个德国人都有这么个日历,写满各种计划的日历。在德国的第一个月,和他们做计划的时候总是被回答"已经有计划了",起初以为是自己不受欢迎,过了一阵才意识到德国人有这么个习惯,所以一般需要在一周前或者更早的时候想好做什么,不然你的伙伴就被"预约"了。
还有很普遍的事情就是德国人很反对食品浪费。在家里,就算吃得很饱也要尽量吃光盘子里所有的食物,剩下的也会给家里养的宠物。在餐厅,服务员有时也会"翻脸"。记得有一次和德国家庭一起去餐厅,一个人好像剩了不少汤,厨师都出来问他是不是汤没有做好。所以,你若没去过德国,你是想象不了人们看到盘中有食物剩下的那种纠结的表情。
在德国家庭一般是这样的:1-3个孩子,父亲一整天都在工作,只有晚上和周末在家,母亲不去工作,每天照料孩子,宠物和房子。听说在德国当一个家庭有多少个以上孩子的时候,每个月会得到政府的补贴,这个补贴足以让母亲不去工作而是照顾家,做一个家庭主妇。
即使夫妻见面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还是可以感觉到两个人关系很好,周末会请朋友来家里帮忙照顾小的孩子,两人去看电影,打网球之类。德国离婚率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
这一切也许是因为一个词,责任。
这个词很有意思,"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德国人在任何时候都十分负责。只要是自己的任务,就绝对会认真地去完成。就像一个家庭,一个人维持家里的经济,一个人维持家里的运转。如果有个人没有完成自己的任务,大多数人一般不会轻易出手帮助,也不会去承担他人的错误。
德国不像美国,加拿大那样是很容易去留学、生活的国家。德国生活的背后有很多规则需要你去摸索。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不会有多少人来帮你(当然我们说的不是你在路上轮胎爆掉了,没有备用胎的时候没人帮你)。一般需要一些时间来找到自己在德国的位置。
总之每个人都不同,看待德国的角度也不一样,生活的方式也自然不一样。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德国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独一无二的国家。
是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自己亲眼见过,亲身经历了,才能知道你心目中的德国是什么样子的。德国,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严肃和内敛,它还热忱和豁达。想去德国学习的同学们,快点准备起来,当然,德语是第一位的!
▼
青岛国弘教育
您私人定制的留学移民专家
做国际教育的先行者、参与者
任何留学问题,欢迎来电咨询:
0532-88973737、18661861233
长按二维码关注前沿留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