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而言,内部审计是一种监督和评价的机制,是促进企业内部管理程序有效运行的重要方式,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对我国企业应用内部审计方面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意义
企业注重内部审计工作,是实现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建设目标的重要需要,利于保障企业经营业务运行过程中的科学性。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各项业务具有监督作用,可以对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调查,为领导做出决策提供参考信息,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开展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利于推进我国审计实务工作与相关法律衔接的制度,是实现审计工作法制化建设目标实现的重要路径,还可有效防止企业经营实务违法乱纪行为。
二、企业内部审计中的问题
1.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较为落后
我国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的过程中,信息化手段运用程度较低。特别是在“互联网+审计”方面,没有很好的融合。由于内部审计技术及方式的相对落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预计、评估和控制工作无法开展,事后审计的方式不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与提出改善措施。
2.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技能较低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水平及工作质量未达到审计基本要求,大部分企业的审计工作人员普遍专业技能及水平较低、职业素养参差不齐。大多数审计人员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判断、分析事实的能力,缺乏现代管理技能和知识,不仅如此,企业内部的审计专业人才数量上还较为稀缺,存在人员老化现象。
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改进措施
1.完善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
审计在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中,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特点,企业审计工作人员应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完善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提高审计的工作质量及效率。即企业需注重内部审计管理程序,内部管理中需完善审计问题处理机制及管理力度水平,并充分结合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在提升企业财务及审计管理水平时,内部审计人员应注意规避经济活动易出现的状况。
在企业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需持续提高内部审计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内控及审管措施。企业领导及审计人员需从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整体性着眼,严格进行审计监督的各个环节。企业需擅于构建内部审计管理机制,规制审计管理程序,提高技术与手段管理相结合的水平。企业领导需给予内部审计足够的关注,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各环节中的比重,注重审计的作用,并逐渐完善内部审计的方式方法与执行程序问题,这将具有极大的重要性。企业审计人员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应的审计管理措施,构建起完善化的、科学性的审计管理制度。
与此同时,对企业相关内部审计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需进行明确培养,这是完善企业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前提。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可促进企业发展,在企业的审计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不断汲取经验,推进本企业内部审计的进程。在充分注重审计作用的同时,还需提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这是促进企业审计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企业的所有审计管理环节的涉及管理人员,均应从理念上提高对审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具体而言,企业需进行内部环境与审计人才、财务及审计专业性的合理资源配置。企业财务及审计管理机制是企业进行内部调整机制的重要内容。因此,完善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与模式也需进一步发展并得到进步。企业审计人员需严格遵守企业内部审计规范,进行构建财务安全相关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的力度。此外,企业在内部审计管理中,需注重完善责任制理念与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并且促进其审计管理相关活动的实施及良好开展。
2.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水平,提升企业审计质量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之一,即是要加强内部审计行业专业人才机制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审计人才,以适应企业内部审计发展的需求。审计人员对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内部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对于促进审计工作的实施具有巨大作用,以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认识与了解及重视程度十分关键,其采用适合企业内部管理的手段进行审计管理,则有利于企业及时创建并不断完善审计问题及应对机制,一旦出现问题,以尽量最大程度上规避利润的损失。企业领导需注重完善审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