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具有资金量大、收支周期长、支付对象多等特征,并且,施工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这就使得其资金运作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但有效的资金运作是施工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因此,探讨如何有效的进行风险管理与控制意义重大。
一、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的基本现状
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可以从项目部、分公司、集团公司三个层次来进行考察。
1、项目部资金运作
在当前的管理体系下,施工企业集团项目部大多实行单独核算制度,项目部利用施工图等编制项目预算书,一般情况下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若发生重大事件则进行调整),并在执行过程中增强对闲置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这种模式下项目部在资金的使用与回收过程中拥有较大的决策权,但资金的拨付与调配需要有企业集团相关部门统一处理。
2、分公司资金运作
分公司资金运作的权限会根据施工企业集团内部治理模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但总体来看集团公司可以通过授权控制(即明确分公司可以自主决定的授权事项)、预算管理(即通过预算审批后下达预算指标对分公司的财务进行管理)、会计核算(对分公司的财务进行严格的核算)、审计监督(对分公司的财务进行审计)等方式来调节集团公司和分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
3、集团公司资金运作
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如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等,这种资金运作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施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效率,降低资金风险。
二、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的风险及其成因分析
施工企业集团项目部、分公司、企业集团面临的资金风险有所差异,但从成因上来看则都可以归纳为内部管理不善、行业的特殊性以及外部市场的变化等方面。
1、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的风险
从项目部来看,相对于施工企业集团而言,无论是在管理制度的完备上,还是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上都存在较大的问题,从而导致资金运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如在现金的管理上,为了方便大量的备用金被以个人名义存储,这无疑既不符合公司的相关规定,也面临较大的资金风险;在各种经济活动的报销过程中,虚假发票、报账手续不齐备等问题大量存在;在工程项目结算过程中,超规定的使用现金并违规将这些资金进行处理的现象也不罕见,这都给资金的运作带来了风险。相对于项目部而言,分公司资金运作的权限更大,且其财务管理制度也更为健全,从而风险也相对较小,但这种风险并未完全消除,且除传统的融资风险等风险外,施工企业分公司还面临一些特殊的风险。如分公司与个人承包商(工程队)签订合作合同,在合作过程中出现大额的公司—个人的资金往来模式,不仅不利于根据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进行资金管理(拨付),而且一旦发生违约事项,分公司难以保障其整体利益(个人承包商的支付能力相对较小),从而带来了较大的资金风险。除一般性的资金管理风险外,施工企业集团也面临一些具有行业特性的风险,如企业将公司资质借用给个人承包商,或者与一些实力弱小的企业进行合作,这些运作模式使得施工企业集团面临往来管理等风险如应收账款难以收回。
2、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风险成因分析
从企业本身来看,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难以落到实处,内部财务人员缺乏发现风险的能力或者处置重大风险的能力,从而导致难以对资金运作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行业特性来看,施工企业集团不仅所需要的资金数额巨大(单个项目的资金都可能过亿),而且资金的回收周期相对较长,一旦遭遇建设方无法按时履行合约的重大事件,或者无法按照预期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取资金支持,则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从外部环境来看,由于土地的国有,建筑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等容易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就使得施工企业较为容易受到外部市场的冲击,并进而导致收入费用发生变化,给资金带来压力。
三、施工企业集团资金运作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
施工企业集团化解资金运作风险,除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与银行等金融企业、与战略投资者进行合作外化解风险外,还要根据集团企业的特征强化对分公司、项目部的资金管理,从而将整体风险降到最低。
1、完善委托代理链条强化资金运作监管
从本质上讲,无论是集团公司总部与分公司之间,还是公司于项目部之间都可以看做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但从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整个链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