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所处的投资环境和面临的政府政策也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种种因素的变化和全球化进程带来的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民营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股权激励制度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有效制度,它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今,中国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尝试着股权激励制度,但应用的程度还未成熟,还处于探索和发展的阶段
企业股权激励制度不能脱离中国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面对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否则会严重阻碍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1 股权激励在民营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民营企业内部层面
就民营企业的内部层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3个方面
第一,企业职工对股权激励制度认识不足
在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上到高级管理人员下到普通的企业员工都对股权激励制度的认识存在各种各样的偏差
首先,企业职工对股票期权的概念含糊不清,他们不理解股票期权其实是一种选择权,有些职工知晓股票期权是选择权,但他们对股票期权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这就导致职工想当然的认为股票期权没有股票持有计划即发送股票更实际,由于将来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股权期权的实现也就含有很大的风险
其次,将股票期权与股票持有相混淆
选择权是股票期权的主要特征,但企业在执行的过程中凸显强制性的色彩,使得选择权大打折扣
再次,对股票激励的风险认识不足
许多企业员工认为股票激励是单纯的给他们带来经济的收入,而没有认识到这种奖励也有潜在风险
因此,当一些法律法规限制员工的经济活动时,许多员工对股票激励制度出现了厌烦心理
第二,企业的成本与受益权问题
中国的税法不断改革,当前的税法规定股票交易既要征收印花税同时会对个人所得征收股息和红利所得税,这也规定对股票期权的运行无形中设置了障碍,导致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使得企业的利润出现下降
中国的股票市场和国外的股票市场有所不同,在国外期权股票的来源比较广泛,一方面当企业发行新股的过程中可以预留一些股票作为期权股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专门的发行一些期权股票
而在中国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规范,股票期权问题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
《公司法》的实施保护了企业的收益,但使得股票期权给员工带来的收入大大的降低了,导致股票激励制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第三,企业经营者风险上升
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不断增加,它们每年都会发放一定量的股票,使得经营者持有的股票数量也与日俱增
因为股票的价格是动荡的,它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股票价格的高低起伏直接关系到经营者的财富额
1.2 企业外部层面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让股权激励制度的执行出现了种种问题
第一,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
中国颁布了一系列关于股权激励制度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绝大多数是针对国有大型企业的
而与民营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因为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无论在竞争力上还是企业抗风险能力上都有着明显不同,与国有企业相关规章制度根本不适应民营企业的发展现实状况
第二,中国资本市场效率较低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未成熟,影响资本市场走势的因素众多
一些政治、制度等市场外的因素都会间接影响股票价格,使得股票的价格有时候会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偏差
2 解决股权激励在民营企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1 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他们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股权激励制度的运行情况,更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
要让员工加深对股票期权的认识,尤其是股票期权是员工的一种选择权,而不是员工应尽的义务
高级管理人员更要加强股权激励制度的学习,为企业的发展制定行之有效的发展规范
2.2 政府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股权激励制度的顺利实施,要多个部门综合调节,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是股权激励制度在民营企业良好运行的保证,因此,政府要考虑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制定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
2.3 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
民营企业处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经营稳定
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使得股票的价格尽可能与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