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2017毕业论文下载

近些年来,信息化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国有企业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发展大势


在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还未健全完善的条件下,财务管理信息化困难重重,阻碍了国有企业发展进程

  一、国有企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分析
  (一)提高管理水平、节约成本的现实需要

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作为具有垄断性质的龙头企业,推进信息化是大势所趋,用先进的电子商务或者管理理念,替代传统的的财务管理模式,简化流程,节省时间,节约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进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国有企业生存带来了压力,要进一步开拓市场,稳固经济地位,就必须在产品质量和价格上具有优势,客观要求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有效途径

国有企业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坚定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1]


  (二)确保信息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的现实需要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信息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利润

财务管理信息化,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传统财务管理的陈旧模式,各项财务数据规范有序地进行处理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把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完善改进措施,增强管理者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掌握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国有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实现了网上支付的结算方式,省去了开支票、付现金等环节,不但进一步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资金周转频率,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还有效节约了成本,提升了效益


  (三)提升资金利用率的现实需要

在库存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数据的快速处理和远程控制,帮助管理者全面详细掌握企业财务信息,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管理,资金利用率有效提升

同时,在企业采购、结算、支付等活动中,利用网络支付方式进行,能够整合资金,也能够起到提高资金利用率的作用


  (四)增加资源共享、提高信息传递效率的现实需要

国有企业使用统一的管理软件,财务数据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共享,能够增强企业各部门工作协调性,降低信息流通成本,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够

总体而言,国有企业没有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引起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力度不够,推广和宣传工作还不到位,没有营造推进信息化的外部环境,造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没有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未做到与时俱进


  (二)财务信息失真严重

出于管理者意识薄弱或者自身利益的原因,国有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失真现象,甚至出现严重的信息失真[2]

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财务管理各环节,甚至影响到企业高层决策,严重制约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阻碍了财务管理信息化

国有企业不解决财务信息失真问题,推进信息化就如同空谈,不但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反而会起到副作用


  (三)财务管理软件还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多样需求
财务管理信息化需要以先进的管理软件作为支撑

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水平不高,我国比较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软件开发人才,所以,目前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多为通用性质的,根本无法完全满足不同国企发展的需求,加之国际上几款常用的先进软件价格高昂,给国有企业造成极大的成本压力,难以广泛应用,因此,财务管理软件开发已经成为制约信息化的大难题


  (四)管理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现代化的管理是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我国现代化管理制度还没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关体制机制无法建立完善,严重制约了信息化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

  三、推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一)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地位,加大宣传力度

国有企业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切实加强宣传,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操作水平,进而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要注重应用,切实利用好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中[3]

同时,要建立完善相关激励约束机制,为财务管理信息化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二)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监管

针对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国有企业要建立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信息的监督和惩罚,形成强大的震慑,避免发生财务信息失真现象

同时,要借助先进的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处理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