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是实现工业结构由轻型向重化工业转变、由传统工业向新兴产业转变、推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南临港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壮大的发展历程
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海南临港工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然而,国际国内临港工业产业升级加速、竞争加剧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海南临港工业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培育产业竞争优势
一、产业升级与临港工业
关于产业升级主要有产业结构优化和价值链延伸两种研究视角,前者将产业升级视为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后者将产业升级视为技术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间升级(陈羽等,2009)
本文认为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效率的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趋于合理;产业效率提升是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技术和管理水平以及产品质量的提高
临港工业是指依托港口资源优势,以产业集群、成片开发为基础,以重化工业为主体,以大型化和“大进大出”为典型特征的生产组织形式(伍长南,2006)
临港工业将港口码头纳入工业生产线的组成部分,使物流过程紧密衔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具有港口指向性、出口导向性、资源依赖性、地理根植性等显著特征
二、海南临港工业产业升级测定
根据海南实际情况,本文把海南临港工业界定在石化、能源、钢铁、汽车、造纸、医药等六大行业
石化产业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以及“塑料制品业”这6个分类行业组成
能源产业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2个分类行业
钢铁、造纸及医药产业则分别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相一致
由于海南汽车制造业产值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90%,有些年份的统计年鉴未把汽车制造业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单独列出,故以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代替汽车工业
本文采用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法、指标评价法对海南临港工业产业结构与效率升级进行测度,数据来源于历年海南统计年鉴
(一)产业结构升级测定
1.数学模型
产业结构超前系数是测定某一产业结构变动相对于整个经济系统变动趋势的超前程度的主要方法之一
计算公式为:
其中,Ei表示第i部门的结构超前系数,ai表示第i部门报告期所占份额与基期所占份额之比,Vt表示同期i部门所在经济系统平均增长率
若Ei>1,则表示第i产业超前发展,所占份额出现上升趋势;若Ei<1,则表示第i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所占份额出现下降趋势
Vt计算应据实际情况而定,本文中Vt的计算方法是:
其中,ln为对数符号,Yj 表示报告期j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Y0表示基期0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N为基期到报告期之间的年份数
2.实证结果
为进行比较,本文计算了2001—2006年、2006—2011年两个时期临港工业的结构变化及超前系数,比重变化值为报告期产值比重与基期产值比重之差
考虑到2011年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因此,本文选择了“十五”、“十一五”的开局年2001年和2006年作为两个阶段的基期
表1显示,2001—2006年石化、能源、汽车和造纸业超前发展,其中尤以造纸业发展较快;而钢铁、医药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
2006—2011年海南六大临港工业中,石化产业一如既往地超前发展,比重增幅较大;钢铁产业发展更加滞后,比重持续下降;而能源、汽车、造纸和医药制造业发展也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放缓,其中汽车制造业比重下降较大
(二)产业效率升级测定
1.评价指标
本文选择了产值能耗、人均利润率、固定值产净值利润率、成本收入率指标对海南临港工业产业升级效率进行测度
产值能耗,总产值与综合能耗的比值,用以反映临港工业工艺水平的高低
由于2007年的统计年鉴没有统计“综合能源消费量”这一指标,因此选用“用电量”来代替
人均利润率,全年利润总额与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比值,用以反映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固定资产净值利润率,全年利润总额与固定资产净值的百分比,用以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产出水平
成本收入率,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的百分比,用以综合反映生产、销售、财务等管理水平
2.评价结果海南临港工业产业效率升级测定结果见表2为进行比较,本文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