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划管理环节
计划管理是物资供应工作的起点,也是材料成本的开始
在这个环节要重点关注三个量的确定
1、物资需要量
物资需要量是企业各部门在计划期内位满足正常的生产经营而需要的物资数量,是物资计划编制的基础
它是以企业各用料部门计划内提报的需用计划为基础、平衡现有库存为条件,按每种物资具体规格确定的
计算公司为=∑各用料部门需用量
2、物资供应量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关系到本计划期应该要多少物资才能满足企业正常的生产需求计算公司为:物资供应量=物资需要量—现有库存量
3、物资采购量
物资采购量是在物资需要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回收复用、修旧利废、自制加工、积压改造的量而确定
公式为:物资采购量=物资供应量—企业回收复用—修旧利废量—自制加工—积压改造量
上述公式可以进一步表述为:物资采购量=∑各用料部门需用量—现有库存储备—企业回收复用—修旧利废—自制加工—积压改造量
从上述公式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生产需要的物资,不是要多少就买多少,而是在先利用现有库存量和企业内部可利用资源后,不足的部分才市场购买
换言之,如果企业的库存和内部可利用资源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就不会发生采购
计划环节还把企业修旧利废、回收复用、自制加工、积压改造等企业内部可供利用资源纳入生产用料安排,减少了新材料的投入,减少了计划期物资采购的数量,也减少了采购费用和仓库费用的发生
加之这些物料在以前期已经消耗,进入了消耗期的成本,再投入时不重复记入投入期的成本,达到了降低成本目的
二、采购管理环节
采购是企业用资金向市场购买物资以满足生产需要的一种手段,它涉及物资买价、采购费用等材料成本的构成要素
尤其是买家,占材料成本的比重很大,能导致采购成本的升降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大前提,降低买价是采购管理环节的重点降低买价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通过及时付款获取价格折扣目前,供应市场属于买方市场,供应商之间竞争激烈
一些供应商为了及时收回货款,往往在付款方式上有所优惠以鼓励购买者及时付款
如现金采购,优惠采购金额的5%:10天内付款优惠采购金额的3%:20天内付款优惠采购金额1%等
企业如采购资金充裕,采用及时付款的方式,能获取材料买价
2、通过批量采购获取批量价差
企业采购的显著特点就是数大量多,供应商不会忽视这样的大客户,会在价格上有所优惠
如一次购买1000件,单价为10元|件:一次购买2000件,单件为8元|件:一次购买3000件,单价为6元|件等
企业的采购如果在量上能形成规模则可以获取批量价差,降低物资买价
3、分析物资价格变动规律,在价格回落时购买
企业用的许多物资,经过分析,能找出一些价格变化规律,如企业生产需用的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物资,在销售淡季购买,能节约不少采购资金
4、大宗材料和设备,用招标采购或竞争性谈判采购
这两种采购方式的一共同特点是供应商之间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供应商之间相互竞争,使企业在采购中处于有利地位
5、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与之签订长期合同与诚实守信
信誉度高的供应商长期合作,不仅能保证货源质量,还可以得到其付款和价格的优惠
当然,降低买价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任何可以降低买价的手段都是采购考虑的对象,但必须要合情、合理、更要合法
至于上述何种方法应该优先采用,何种方法更好,则需要采购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加以综合判断和灵活运用
三、储备管理环节
所谓储备,是企业为避免减少出现停工待料等事故的发生而储存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储备一定的物资是必要的,但不可因为其必要而无节制储备
众所周知如果储备过多,会增加仓储费用保险费、装卸搬运费及不合理损耗
因此,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储备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库存物资的数量在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尽可能最小化,即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
要做到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我认为现在许多企业推行的零库存管理方法值得借鉴
零库存不是没有库存,而是库存数量近拟于“零”
作为一种先进的库存管理职能,它可以解决库存管理中的部分浪费现象
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库存占用资金和仓库仓储管理费用,解决库存物资的老化、损失、变质等问题
实现零库存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变相成储备变相储备就是不采用库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