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渔阳, 北京大学 毕业,旋游学 美国 ,其间出没于 赌场 ,后辗转进入 华尔街 从事 债券 交易。适逢金融海啸,大落大起,百战成精,渐有悟道之感,遂奋笔经年,成《乱世华尔街》一书。 图书简介 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求学美国,经过数年奋斗,成为华尔街交易员。本以为面前的是一条金光大道,却不料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海啸,将世界经济推到了悬崖边缘,也将所有的目光聚焦到风暴眼——华尔街上。 身为华尔街一线交易员,作者从市场 交易 冷暖的角度,看出华尔街乃至全球经济的风云变化,带领读者体会“风起于青萍之末”的细微、“火烧连营船”的惨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 崩盘 。以冷静又还些诙谐的笔触,将海啸原由一一细数。鲜花基金凋谢、夏季风暴、次贷危机、华尔街投行大佬依次蒙难,直到打开 潘多拉 的盒子,引出保尔森救援计划。 峰回路转,作者更描画出后海啸时代华尔街的新秩序、新市场、新思维,让读者对现在的华尔街有更深层次认识和了解,其目的在于,不是为了简单的 再回首 ,而是警示当下,在美联储量化货宽松币政策之下,新一轮隐患又埋下伏笔。 影响 华尔街题材一直是 财经 类图书市场的一个热点。在众多相关 书籍 中,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书《乱世华尔街——一位华人交易员的经历》视角相对独特,其最引人注目的特色是作者渔阳的 特殊身份 :他既非专家学者,也非财经媒体人,而是一位真刀实枪在华尔街“战场”上拼杀的职业交易员。用渔阳自己的话说,他应该算是投资银行“航空母舰”上的飞行员。 从交易员的视角记叙华尔街乱世的风起云涌,就如同从飞行员的视角描写一场惨烈的海空大战,能带给读者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渔阳的这本书从微观入手,通过对市场交易冷暖的感受,带读者领略“风起于青萍之末”的细微,“火烧连营船”的惨烈,“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崩盘,从操作层面将金融海啸的前因后果讲的清清楚楚。书以大量篇幅描述了后海啸时代的新秩序、新市场、新思维,深入分析了银行业商业模式的演进,帮助读者对现在的华尔街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警示在美联储 量化宽松 政策之下,新一轮隐患又埋下伏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用众多复杂深奥的金融术语绕晕读者,而是凭着戏谑的笔触和化繁为简的能力,用简单的语言将华尔街的秘密娓娓道来。从“盛世兴收藏”的投资诀窍,到“救急不救穷”的救市原则,再到顺口溜里学来的华尔街拉关系手段,众多中国式的比喻令读者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乱世华尔街》的作者渔阳不是那种头上笼罩着光环的超级天才,倒像是我们身边的某位熟人。他既有着传统好学生的背景:毕业于北京大学,而后 留学美国 ;也有着华尔街“ 坏小子 ”的特质:曾经出没于赌场,并靠着赌博中积累的经验打入华尔街成为交易员。这样一位普通人进身华尔街精英的故事显然更能引起无数普通但同样志存高远的年轻人的共鸣。书中详尽描述了作者从学生到掌管大笔资金的投行交易员的职场经历:面试中闹笑话,初入投资银行的种种菜鸟经历,在危机来临时交“学费”,练就一身“逃命”的本事,最终成长为能攻善守的赚钱高手。渔阳闯荡“华尔街江湖”的故事对有志于投身金融业的年轻人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折叠 节选 第一章镀金时代 上九,亢龙有悔。——《易经乾卦》 1赌场到华尔街 我的华尔街之路,是从赌场开始的。 若干年前,我坐在赌场里对着一大堆红红绿绿的筹码计算得失,给自己挣点零花钱;若干年后,我管理着数亿美元的交易账簿,为银行创造着以千万美元计的利润。这之间的跨度不可谓不大,却又似乎不是很大:都是赌,赌注不同而已。 关于赌,我应该很有些遗传:据说我太爷爷就好赌,我太姥爷还开过麻将馆。我继承了两边的基因,然而由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我的好赌本性很长时间内受到了压抑,以致转而热爱数学,并且混进了北京大学。不过大学四年我只学明白了一件事:数学这个领域太过艰深,而我真正精通的只有算术,还是扬长避短,找个与算术关系密切的职业比较稳妥。 毕业后我随着出国大潮“盲流”到美国,踏着前辈们的足迹转学了电脑,却没有顺理成章地奔赴硅谷,而是误打误撞进了某投资银行从事IT工作。其实那时候我都不清楚投资银行到底是干什么的,只觉得每天与变幻莫测的市场打交道应该很酷。 到了华尔街之后我才发现,虽然“身在赌场”,可我的工作与“押宝下注”毫不沾边。我所在的部门属于“后台”(BackOffice),与直接负责融资交易的“前台”(FrontOffice)完全不是一回事,待遇也差别很大。形象地说:前台负责战斗,后台负责保障支援,虽然陈老总说过,“ 淮海战役 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可立功受奖的都是解放军战士。中央军委的新年嘉奖令上写得明白:解放军指战员,每人慰问一斤猪肉、五包香烟;支前群众,每人一包香烟。投资银行发放年终奖金,也照此办理。 在投行久了,我自然想转到前台工作,其中固然有“一斤猪肉、五包香烟”的诱惑,更重要的是我很想体验在市场中冲浪的感觉,每天和数字打交道似乎也能发挥我“精通算术”的特长。但想从后台转到前台十分困难,基本只能靠“二进宫”,去名牌大学商学院“回锅”读书,毕业后重新找前台的工作。我本来早想走这条路,无奈为了个破绿卡蹉跎了好几年。不过这几年倒也没有虚度,我自学成材完成了“华尔街预科教育”——在赌场。 典型的美国赌场就像阿里巴巴的藏宝洞,似乎遍地是钱,大堆的筹码在赌桌上被推来推去,四周时时响起“叮叮当当”掉硬币的声音,好象在召唤着赌客们赶快来发财。其实绝大多数赌场游戏对玩家来说都是“久赌必输”,例如老虎机和轮盘赌。如果能控制冲动不在这些游戏中下注,就算练成了一项重要功夫:没有机会绝不出手,兵法中叫“不动如山”。 在密布陷阱的赌场里也隐藏着机会:21点(Blackjack)。高手可以通过记牌打败赌场,许多华尔街前辈年轻时都干过这事。 【专业人士推荐】 范文仲(中国银监会国际部常务副主任):此书有三个特色令人印象深刻:其一,作者用风趣诙谐的笔 触描写了投行交易员的日常工作,读起来象一部关于投资银行的漫画版教科书,引人入胜;其二,书中关于金融危机前后美国债券市场动荡的细致描述,不亚于一部生动鲜活的纪录片;其三,书中不乏对本次金融危机起源和欧美金融体系制度缺陷的深刻感悟,发人深思。现在这种寓教于乐、确有助益的金融书籍实不多见,值得一读,特此推荐。 周健工(《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渔阳从一位业余的“赌徒”,到华尔街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高级“赌徒”。他以复杂深奥的衍生工具,结合自己交易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华尔街的一个常识性密秘:从全世界低息借钱,到全世界投资回报最高的生意。为什么整个华尔街能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合法“赌场”,其背后深层的原因,是美元在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与美国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的结合,使华尔街成为美国的金钱机器。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渔阳能通过自己的交易实践,直观而有趣地观察金融危机前后华尔街市场的变迁——据我所知,这是国内出版的有关华尔街著作中分析得较早和最具可读性的。 何小峰(北京大学金融系教授):从一名普通大学生,到华尔街一线交易员,亲身体验金融业的风云变幻。渔阳的个人经历充分说明,金融行业寻找的,不是聪明绝顶的天才,而是全神贯注的通才和智者。 张海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华尔街奥秘何在?妙笔生花者常流于肤浅,洞悉精微者常晦涩艰深,广大读者只能望洋兴叹。这本难得的好书将华尔街一线的实战经验和真知灼见娓娓道来,使读者在拍案叫绝后,有所领悟,回味无穷。 赵力(投资者报总编辑):作者让我知道了交易员是怎么赚钱的。尽管中间不乏天马行空的描述,但数学能力(上帝给的天赋),加上好的交易心态,以及对知识和事物规律的把握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成功,这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库超(Two Sigma 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资产管理投资总监):后海啸时代迎来的是复兴的康庄大道,还是更深重的危机前短暂的宁静?无论是希望与同行交流反思的专业投资人士,还是想提高对投资理财认识的普通人,都将无法忽略書中来自华尔街最前沿的精彩描述和专业解读。 余井强股票说 公众号ID:yjq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