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深夜读书馆从四个方向带你去了解 ▼ 互联网+ 12月18日,2015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落幕
无人驾驶、云端服务、平衡车、天眼系统等互联网技术频频亮相,创新、创业依然是这个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词
从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到BAT巨头们在产品、技术端的集中爆发,毫无疑问,从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互联网技术如此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不仅仅是人与人,更关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重构
互联网+就像一场社会革命一样,席卷全球,让人类从思维到习惯,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转变,甚至逐渐重塑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出行、社交、娱乐和消费等等
一份课堂笔记变身爆款创业书 2015年的中国互联网行业 如同坐了一部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资本和创业成为当之无愧的代表词汇 如果你问,今年最热门的互联网或者商业图书是哪一本?答案几乎是一定的: 《从0到1》
这一年,因为它,国内互联网创投界劲吹“从0到1”的旋风,被大批创业家和企业家冠之以 “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本商业著作” ,其地位不亚于互联网创业圣经
从预售开始,该书就占据美国亚马逊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摘得美国“2014年度最佳商业图书”
今年年初引进中国后,也迅速攀升至各大排行榜榜首
国内互联网投资圈有人戏言,如果没有看过这本《从0到1》,你都不好意思去见投资人
这究竟是本什么样的书? 作者是创投界男神 这本书畅销的最大原因是 作者 很传奇 彼得·蒂尔可谓 “创投界男神” 这是他写作的 第一本书 最初这不是一本书,只是彼得·蒂尔在斯坦福大学教授的一门创业课程的课堂笔记
学生布莱克·马斯特斯为了方便记录和复习,将细心整理的笔记上传到网络时,根本没有想过会引来240万次火爆点击,在彼得·蒂尔参与将这份课堂笔记精编为《从0到1》一书后又会引发一场全球旋风
来说说彼得·蒂尔其人
如果你看过讲述 马克·扎克伯格 创建Facebook(脸书)故事的电影 《社交网络》 ,应该对这个名字有印象,电影里正是这个神秘而极具能量的天使投资人,为资金困难的扎克伯格投出了关键的一笔50万美元
8年后,这个数字已经升值到了11亿美元
而彼得·蒂尔向Facebook投资时,扎克伯格还仅仅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
在硅谷,彼得·蒂尔几乎是天才的代名词,少年时在全加州数学统考中拿下第一,曾创立世界上第一个网上支付平台 Paypal(贝宝) ,被认为是支付宝的鼻祖
他投资的初创企业不计其数,很多已经名震世界
比如 Facebook 、 特斯拉 、 LinkedIn (领英 )等等
他率领的“Paypal黑帮”在硅谷呼风唤雨,怪不得有人称他为“硅谷教父”
一本“天才”和“教父”写就的创业宝典,加上其追随者扎克伯格等人的背书,不火才奇怪
他的理念核心是“不要竞争” 彼得·蒂尔不仅仅是有冒险精神 在“特斯拉之父”埃隆·马斯克眼中 他绝对是个异类 擅长逆向投资思维 就好比《从0到1》中,他提出了一个颠覆前人的理念,就是不要竞争,要垄断
今年2月,彼得·蒂尔前来中国,在演讲中他用一句话概括《从0到1》这本书的核心: “几乎所有商业书刊都在教我们,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中胜出,如何更好更有效地竞争
但我的书告诉人们根本不应该去竞争,应该想办法到毫无竞争的环境中去做事,这比学会如何竞争更重要
” 这里的“不要竞争”,并不是劝你不要努力,而是不要盲目投入山寨式的复制,把精力耗在打败对手之上
创业最重要的是创新,发掘从来没有人涉足的市场,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垄断帝国
彼得·蒂尔认为,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
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比如亚马逊、Twitter(社交网站推特)等等企业,都是从一个前所未有的想法入手,打造出全新的商业模式
对初创公司提出了不少宝贵箴言 那么 如何发现新的市场 规避竞争从而实现垄断呢? 彼得·蒂尔在书中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进入的市场切点一定要小,最好只是特定的一小群人,而且几乎没有其他竞争者和你竞争,相反一旦进入一个大的市场,如果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出发点,那你就等着被残酷的竞争吞噬吧
他以跨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为例,最早只是卖不起眼的书,为那些住得离书店远或者需要淘稀有书籍的人提供了一个绝佳去处,从而在这个领域建立了垄断地位,之后才开始扩张;再如eBay(亿贝),当它1995年向拍卖市场进军时,并不需要整个世界都立即接受它,因为针对小众兴趣的狂热用户群,产品卖得很好,比如曾出现的比尼宝宝(一种玩具)热
垄断了比尼宝宝的交易后,eBay并没有直接跳到跑车或者工业二手货上,而是依旧迎合小型收藏家,一直到它成为人们信赖的可以交易任何物品的网上交易市场
彼得·蒂尔同时从创业者的角度 对初创公司提出了不少宝贵“箴言” ➀ 要选择朋友作为合伙人,否则就是在碰运气; ➁ 相比现金奖励,股票报酬更有利于公司发展; ➂ 初创公司,3人董事会最为理想,最多不能超过5个人,除非公司已经上市; ➃ 初创企业,首席执行官的年薪不应超过15万美元; ➄ 特立独行的创始人才是驱动公司发展的引擎; ➅ 初创公司就是要像教派,甚至是帮派,甚至是“黑帮”也不是件坏事
尽管,“不要竞争,要垄断”这样的观点有人提出质疑,但无可否认,彼得·蒂尔带来的“从0到1”确实给当下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创业运动注入了一股新的思潮,而这种思维在极缺原创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
彼得·蒂尔说, “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丢弃自己的独立思考” ,没有人能手把手教你创新,教你创造出不一样的东西,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与其说这是一本互联网创业成功手册,不如说这是一本关于思维运动的书籍,不管你是不是创业者,从0到1的哲学思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学习和运用
这些书也有助于了解互联网创业 《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中信出版社 2015年3月 推荐人:李国庆(当当网CEO) 大多数创业书所说的都是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作者本·霍洛维茨却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这本书是继《从0到1》后,互联网创投圈热议的另一本创业圣经
这本书更切中创业路程中的焦头烂额,在成熟创业者之间的受欢迎度也更高一些
本·霍洛维茨白手起家,后以16亿美金高价出售公司,成为一名硅谷顶级投资人
他亲身经历了创业各环节,见证了高潮与低谷,目睹了互联网的狂热与泡沫爆炸,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生动教材
在他看来,创业就是一场“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
” 就像书中所写:“在担任CEO的8年多里,只有3天是顺境,剩下8年,几乎全是举步维艰
” 《大数据时代》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年1月 推荐人:张亚勤(百度总裁) 近两年来非常火爆的一本互联网书籍,可以说是国外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
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曾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个互联网研究重镇任教,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上发表了长达14页对大数据应用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认为,大数据的核心就是预测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
维克托最具洞见之处在于,他明确指出,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而取而代之关注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
这就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