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我不去,不会
我: 不会学啊,很快就能学会的,我第一次去也不会 朋友: 不要了,我手脚笨,学不会,怕摔跤,听说摔跤可疼了 我: 摔几跤没事,摔着摔着就学会了,滑雪乐趣无穷 朋友: 我也知道很有意思,但我还是算了 百般劝说无果,我只能放弃和朋友去滑雪的念头 我: 萝卜,我最近在学Ukulele,你也来学学吧 萝卜: 我哪有那个闲功夫,作业都写不完 我: Ukulele被誉为最简单的乐器真不难,很容易的,来你看只 学会这几个合弦 话还没说完,萝卜就关上门学习去了
我: 娜姐,我发现一个神器叫AHK,学习 一下,能很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你要不要看看,教程很简单
娜姐: 好像挺神奇的,这是什么,我能直接上手能用吗? 我:也算一个新编程语言,但是很简单
娜姐: 新语言啊,不要了 我: 真的很容易,花几个小时就能入门 娜姐: 好吧,等我有时间再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是不是觉得这个画面似曾相似呢?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这样,虽然很想尝试很多新鲜事物,但是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计划搁浅了
甚至还没有机会了解一下,就说了“不” 不要这么懒嘛
这样做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一项是: 没有时间,继而产生了畏难心理
02 似乎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一个思想,“学会一项新技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我们一直被告知“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加上最近大家都大肆宣传的一万小时定律,让我们开始觉得学会一个新的东西看上去挺难的
一万小时定律本身没问题,这是一个很棒的定律但是, 很多人有个思维误区就是把“学会”和“精通”给弄混了
为此我特意去查了字典,字典里是这么解释的: 学会: 靠实践、训练或反复体验而获得才学
精通: 对一种学问、技术或业务有深刻的研究和透彻的了解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一项新技能,并不需要很精通,我们只要会用就好了
举个例子:学车你只用学会开就好了,不需要成为一个老司机才能上路
再就是滑雪,很多不会滑雪的人觉得滑雪很难,只要想想就觉得不可能学会
但其实你要是真的去体验了,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我很多同学都是在半天就学会了滑雪,能体验到滑雪的基本乐趣了
03 那么,学会一项新技能到底要多长时间? Josh Kaufman在视频中举了一个图(如下),这是一张学习效果和练习时间的图,红线左边表示20小时
Josh说:如果你花了20小时专注你想学习的技能,你自己都会被你惊艳的表现所震惊的
if you put 20 hours of focused deliberate practice into whatever you want to learn. you would be shocked how good you are. 其实这个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
比如大学的体育课,一节课是1.5小时,一般上14周,时间就刚好是1.5*14 = 19.5个小时
很多吉他课程一般是10节课,2小时一节,刚好20小时
好了,既然用20小时就能学会一个新技能,那么,如何去利用这20小时呢? 04 其实你只要做到4步就好: 把新技能分解,学习最重要的部分 花点时间去了解你要学习的新技能, 然后把它尽可能的分解一个个很小的技能 ,然后看其中什么技能是你最需要的
再去学习、实践那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表现的技能
有人问,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的事物怎么知道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我这里推荐一些方法做参考
去知乎了解这个技能能做什么,怎么学; 看相关书籍目录,相关视频课程目录,了解大概内容; 去相关课程专题网站看知识框架
再从中找自己应该重点学习的点,这个随着你的积累,会越来越容易的
比如,你想学开车,我打赌你肯定不会上网或买书来看汽车是什么组成的,然后研究每个部分什么功能,然后看上两周新手指南
而是直接去车里学如何挂挡,油门,刹车,然后就直接在父母的照看下,试着让车动起来
我一直认为, 学一个新技能,你最好能尽快看到效果 否则,要是学了半天、一天都看不到效果,估计会立马失去兴趣
这一步很关键,所以一定要问自己, 自己为什么想学这个技能,要学到什么程度? 想学画画,是想成为一个画家?还是想学会了能打发闲暇时间,还是会画一些简单的图案,能用来记录生活或者其他理由
不用学太多,你学的知识足够自我纠错就够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想学Python,会怎么做? 你可能马上去图书馆借一堆有关Python的书,感觉自己就要发大功了
但,你借来这么多书,反而会让你觉得无从下手,每本翻翻,发现要学的东西太多,就很容易放弃了
其实,这个时候,你只要选择一本书(最好找有例子的),或者选择一个网上教程学一些基本的知识,然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自我纠正,去网上或书里找相关解决方案
这里,我有几个经验分享: 在知乎搜索“学XX的好网站”,“如何学XX”的高分回复; 如果能用谷歌搜的别用百度; 关键词一定要具体(比如你想学抠图,就别搜PS入门); 别迷信搜索结果排在前面的,一次打开多个页面,进行比较,找适合自己的(一般动画演示>图>文字的); 尽量去相关领域的爱好者论坛逛逛
着手去做,排除一切干扰 当你决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后,尽可能排除干扰(关机),然后尽快着手去做
着手去做很重要
一个人要是花了很多时间在看,查资料上,做准备上, 那么 在这种等待中,就让自己的热情慢慢消失了
其实只有尽快开始动手,你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可以做,到底难不难
练习20小时 20小时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每天坚持2小时,也就10天
中途可能会遇到一个沮丧期,挺过去,你会发现,不知不觉,就学会一个新的技能
05 如果你还觉得上面太抽象,我再举个自己的实际例子: 学习技能:PS抠图 如果想学PS,你要怎么做,我们现在是学了20小时定律的人了,所以我会马上动手安装PS软件,然后打开
看到很多工具,怎么学? 是找本几百页的《PS从入门到精通》,然后从头开始把每个工具都学一遍吗?还是学图层,蒙板,路径这些的使用技巧?还是学调色? 别忘了步骤1:学重点
一般人来说,学习PS主要目的,就是抠图好,我确定我要学抠图了 开始第二步:找资源 网络资源很丰富,我建议优先查找网络资源,查找抠图课程
这里,我们来分析一下两个教程的区别: 教程1: 教程2: 如果看见这两个教程,你会选择哪一个?毫无疑问,你会选教程2
接着,进行步骤三:开始动手 实现自己的第一个PS成果我认为,只有尽快能看到你学习的效果,才有兴趣继续学习
这里,我制作一个动物城主题的文化衫,在网上下载一张图,抠选出主角,由于图片背景比较复杂,所以使用磁性套索工具
最后,当你完成了第一幅作品后,其实你就已经入门了,并且克服了恐惧
剩下的时间,你会自己找更多的教程,进行更多的创作,相信20小时后,你应该能熟练的使用PS了
06 学新技能有什么用? 这是实用主义者最常问的问题
我想说,学新技能,的目的很多,可以是兴趣(学音乐,学绘画),可以是因为工作需要(学编程,学设计),可能是为了自己生活更加美好(学厨艺、插花、茶艺)
但是不管目的是什么,你学会了一个新的技能,总会在未来某天能用的上
自学PS抠图,我现在做项目、PPT、美化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大学自学的Vim,现在基本成为我编程第一选择 自学的Python,现在做爬虫,处理数据都太方便了 学做菜,当去别人家开Party的时候,就能派上用场了
…… 学习一些新技能,新体验,不仅能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你也有机会接触更多你未知的领域,认识一些不一样的人,做一些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07 20小时定律是一个很有魔力的定律关键就是做好下面几点: 化整为零,找准重点 克服恐惧,尽快上手 排除干扰,反复练习
其实20小时定律,并不是让你做个面面俱到的多面手,也不是让你什么事情都沾一点
它是让你有自己的一个专长,再在有空余时间的基础上,尝试其他新鲜事物
20小时定律告诉你,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如果你对一个新鲜事物有兴趣,那么只管去做
列一个表,每天抽出1小时,学习一些常用工具的技巧、新技能、新运动,它也许不能成为你找工作的饭碗
并且,它会给你很多新的灵感,新的体验
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上它,也不会知道它将会给你的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变化
世界这么精彩,为什么不多体验一下呢? 最后引用猫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不去做,然并卵”
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 所以,行动起来
编辑 / Chris D • 作者: 小V ,充电宝的好伙伴
干货写手一枚 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 原题 : 年轻就该多尝试,教你如何在20小时Get一项新技能 关注「职场充电宝」,回复数字 123 , 查看近期热文: 1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2 《别错把平台当成你的本事》 3 《樊胜美,一个被父母道德绑架的女性出路在哪里?》 4 《比努力更重要的三件事,90%的人却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