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时间管理书浩如烟海,真正有用的也不过是里面的两三页
如果说有什么是能让你每天“多出”两个小时的魔法,只有一个答案:早睡早起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4点起床 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我是做不到像作者一样四点起床
本书与其他的自我管理类的书籍相似的一些观点我在这就不再复述了
但作者本书也有自己的观点,颇受启发
如晚上疲惫地工作到夜晚,未必再能继续集中精力学习,倒不如晚上早点睡觉,早上以充沛的干劲在上班前腾出学习时间,例如:早上读书时间为:6:00- 7:00、8:00-8:30,也有1个半小时学习时段了
下面是我摘录些作者较好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1.坚持早上提前一两个小时起床,利用“基本工作时间”(能力会充分发挥地方时间段),在上午完成所有工作,下午开始新的工作
我认为:更有针对性好些,可以利用上午有效时间高效完成今日重要的待办工作,下午重点安排创新工作或者提升能力方面
2. 饮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也很大“干劲模式”和“工作模式”的峰值,就是早晨七点前后大脑在饭后一个小时最灵活
我认为:重点不要放在“早起”,而是审视“早晨的灵活用法”,充分利用工作、学习和自我投资的最佳时间,让自己焕然一新
3.一大早学习,让你变身精英一大早是改变自己的最好机会
能干的人特别麻利,并非他们生来能干,而是他们不把活干完就浑身难受
我认为:作者提出 塑造一个人的是性格而非能力,即习惯是个很重要的推动器 ,这点很值得思考,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
4. 在早上上班途中,开始思考当天一天工作如何安排,今天、本周的重点是什么?根据重要程度为工作排序,笔记本上做好笔记
我认为:我是认为睡前做好计划,上班途中好好放松大脑更好 5.养成“倒推”的习惯可从截止日期倒推来考虑工作步骤的习惯
推荐大家 随身携带一本“策划笔记本” 并在脑中详细描绘出策划案的框架
策划案当做具体的构想、剧本或故事情节来想
构思成熟之后,再把它从脑子里拿出来,变成文字,归纳成“策划案”
我认为:这点确实很值得强调很多工作是需要计划的,计划的步骤具体来说就是倒推既明晰了工作任务,也突出了完成时限 6.早晨第一声问候办公室同事 我认为:这点常常被人忽略
与同事之间友好相处并不难,真诚地在早晨问候一句,又贴心又简单
7.“7-11式”生活让人越活越累早上七点上班,晚上十一点才回家作者认为从根本上缓解疲劳,只有“改变生活方式”这一种办法 8. 不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 但只要有需要,喜欢得不得了,就能立刻掌握大脑面临“关键时刻”或“具体的理由”时就会发挥惊人的力量 我认为:这点就是兴趣推动着学习的动力学自己有兴趣的,喜欢的,对学习效率与效果来说,很重要 9.一大早看书是与作者的“战斗”
作者提出看书时,一是记录本人的意见与书中不同观点,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是直接收集信息、数据
我认为:看书有很多不同的方法简单来说,作者是认为收集与反思我认为还有学习本书特色处、联系与别书的知识点等等 10.一大早看什么书,不需从头到尾,看自己喜欢的书就好 11.外语学习由环境决定听和说是学外语的重点出门前绝不用本语交流,同时学多国语言记起来比较快 点击 阅读原文 ,一起变身优雅精致的小财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