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文化艺术:hlwenyi 文化 | 艺术 | 交流 | 分享 由重庆社会科学院法学教授丁新正编著的《三峡后续工作时期法律政策需求与供给概论》一书日前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发行
专著撰写的价值和意义 2010年以后三峡工程移民主要任务告一段落,三峡工程整体投入使用,三峡后续工作正式开始
2011年5月国务院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这部行政法规类文件,之后国务院三峡办又出台了《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实施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三峡办和财政部共同出台了《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部委规章类文件
这是“三峡后续工作”作为一个特定概念或者范畴的来历
国务院行政法规和部委规章对“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及其工作配套管理做了原则性安排和相应的实施方案
2011年三峡库区后续工作全面启动,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规划投资1238亿,重点解决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库区地质灾害防止等重大问题
在此背景下,三峡后续工作依法治理和法治建设的需求日益凸显,改善和完善三峡后续工作时期的法律政策需求与供给的问题日益迫切
三峡后续工作时期的管理、协调、服务,不仅涉及三峡工程本身,更重要的是涉及整个库区以及受其影响的上下游广阔区域
三峡工程和库区不仅深远地影响着所在的省、市的综合协调发展,作为中华民族的宏伟工程,它的建成和使用在防洪、发电、灌溉、改善生态、加速区域的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谓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同时,三峡库区位于我国腹地,其上下游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和战略要地,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
三峡工程建设完成和三峡库区成库后,库区环境保护和修复、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稳定、地质安全、工程后期管理以及区域后续发展等工作,涉及到法律政策的调整完善这些需求和供给问题
三峡工程及其库区、坝区后续工作,将重构三峡工程及其库区、坝区所影响区域的经济生态链、文化生态链、社会生态链、自然人文环境生态链
对三峡工程及其库区、坝区后续工作的法律政策需求和供给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三峡后续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基础性工作,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本专著重在探讨解决三峡后续工作中的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库区地质灾害防止等重大问题的后续发展配套建设所涉及的法律政策需求和供给,同时,也试图为我国其他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黄河上游梯级开发、珠江上游梯级开发、怒江梯级开发和雅鲁藏布江梯级开发的后续工作提供借鉴
本专著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独到之处 本专著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的独到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有四个方面: 第一,在学界和实务界首次提出三峡后续工作时期的法律政策需求和供给命题
三峡后续工作主要涉及后续完善要素和发展要素,主要有产业扶持、移民致富、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同主体的利益协调和地质灾害防治,等等,都面临着一系列法律政策需求和供给问题
第二,系统地提出研究三峡后续工作时期法律政策需求和供给需要把握几个原则
如,法制统一原则,法律与政策相结合原则,库区资源保护和利用并重原则,三峡水库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相对于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和“重前轻后”问题,重点论述了研究三峡后续工作中的“三少”“轻后”问题(参见导论),并对类似三峡工程和三峡库区的我国其他大型水利工程后续工作时期的法律政策需求和供给提供思路、启示和建议
第四,提出三峡后续工作时期以三峡为节点的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与法律政策需求和供给问题
针对三峡库区上下游省市经济发展中的无序竞争、利益之争、区域现实矛盾、水运安全监管联动等问题,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三峡后续工作时期库区上中下游省市区域协同发展、互动合作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进而提出三峡后续工作中库区协同发展、互动合作的法律政策选择;提出了重构区域内各省市之间、各民商事利益主体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政策的协调联动的思路;阐述了三峡工程、三峡坝区、三峡库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所起的承上启下、连接东西的关键作用
本专著的撰写指导思想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峡大坝、三峡库区是位于长江上中游地域的宏伟的控制性工程,联东启西,在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极为重要
三峡后续工作,不仅涉及三峡大坝、三峡库区所在的重庆市、湖北省,甚至不仅涉及三峡工程直接影响到的洞庭湖、鄱阳湖水系所在的湖南省和江西省,而且,事关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特别是事关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实施问题
三峡后续工作时期法律政策需求与供给,涉及上述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涉及水、路、港、岸、产、城和生物、湿地、环境等多个方面,是一个整体,需要全面把握、统筹谋划,需要在国家和地方法律政策方面增强系统思维,需要统筹各地改革发展、各项区际政策、各领域建设、各种资源要素
2016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重庆调研期间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强调:“使沿江各省市协同作用更明显,促进长江经济带实现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三峡后续工作时期法律政策需求与供给研究”项目研究和本书撰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习近平同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的理念和“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要求,是本专著的撰写指导思想
著者简介 丁新正,曾用名丁更新,河南省南阳邓州市人,重庆市社会科学院教授,重庆市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国内多所高校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1980年中文系毕业,1990年先后在西南政法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法学
艺术研究方向:法学(法理、地方法治、国际国内移民法制)、城乡统筹发展和环境保护制度、传统文化和法文化
华龙文艺 hlwenyi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