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程序人生”关注我们 喜欢敲代码以后,就提交了转专业申请
大二起开始在计算机系学习
大三时(2015年4月)拿到了腾讯暑期实习的offer,暑期实习的过程中获得留用offer,大四没跑秋招,几乎就在学校浪荡了一年
我不是大牛,不是来传播鸡汤或成功学的,只是最近有感于学弟学妹们在学习以及规划方面严重不足,觉得这是一个共性问题,遂捉起纸笔,写点东西
确定方向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关于方向的选择其实越早确定越好,生活中我们要面临无数个选择,前几天看的一个黑客相关的美剧中有句台词说的不错: life is binary 生活就是二进制,一个个0101组成的
每一次抉择,选了就是1,不选就是0
另外也有一句话说:“人一生要面临很多选择,但是真正能决定你命运的只有几个”
没错其实就是这样
如果你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那么到底是考研还是就业就是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本文是面向确定了毕业要工作的大学生的,所以关于这个抉择,不再赘述
就业的话,本文标题是码农,实际是指所有计算机相关的技术工种
包括开发、测试、运维等 很多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或优劣,只有适合不适合
不要滥用勤能补拙,这个词语一度被很多人奉为圭皋,但同时成了枷锁
我相信这个词,但是要考虑现状,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你在自己并不擅长或不感兴趣的领域深耕了四年,最后不一定能获得多少成绩
当然如果你能在毕业后继续深耕几年或许是可以的,但是我希望每一位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都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并且如果你并不喜欢某一领域的话,那么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坚持下去
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那么如何发现自己对什么感兴趣呢?我也不知道很好的办法,我只知道一个朴素的方法——尝试
趁着年轻,就要多尝试千万不要大三了都还不知道自己兴趣在哪,想做什么,适合什么所以大一大二努力去碰钉子吧
算法还是开发 数据结构和算法很重要,无论是面试还是工作,无论你从事哪方面的技术
不过算法虽然重要,但并不适合每个人都花费大学全部的精力去钻研
相信很多学校都有ACM竞赛相关的社团或组织
很不幸,我们学校没有,我大一的时候也花了很多精力刷题,但是硬件条件不太允许,氛围太缺乏
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够在ACM比赛中游刃有余,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一心一意搞算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十分吃力,挫败感频生,那么也不要气馁,或许有另一条路是属于你的
选择开发,有算法功底深厚是很棒的事,但是仅仅只有算法同样是不够的,计算机海洋还有很多未知等着你探索
算法岗包括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之类的(怎么样,高大上吧,反正我不懂)
要说明的是想做算法的同学最好选择读研继续深造,因为大企业在算法岗的招聘上对本科生是很不友好的
还是要申明一句,你做开发也不能忽视算法和数据结构,起码面试还是经常考的!记住一句: 算法功底好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对于本科生而言做开发还是相对容易的一条道路,不过开发的技术路线也是不胜枚举:前端、后台(PHP后台、Java后台等等)、移动端(安卓和IOS)、游戏开发、数据库(比如做DBA)……
这里我肯定不会去推荐你去学哪一种,我没有能力也不适合只有你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兴趣以及好奇心之所在
我能做的只是在浩如烟海的技术观点中,帮一个个本科生排疑解惑
认识技术 关于技术,很多本科生都存在诸多误区
初学者总喜欢追随牛逼的技术,实在过于盲目,找准自己的定位最重要
误区1: 图形化的东西比非图形化东西更牛逼 多见于初学者,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新生(我大一的时候就是)
当时学校教了点C语言,一直都是控制台程序,面对黑窗口,我就各种百度看看怎么弄出图形化的东西,那时候才知道GUI这个缩写是啥意思(当初知道这个缩写的全称还小激动了一下下,果然我还是太年轻了),然后知道了WIN32、MFC这些名词
确实只能说是知道名词
当时对着视频教程做了计算器,就是用VC++拖拖控件,视频里的人敲一句代码,我就敲一句
后面虽然弄出来了,但是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只是依样画葫芦这时我才意识到,还有很多基础没有打劳
八卦一下,现在桌面客户端的开发工作并不多,所以大家谨慎选择这一技术方向
桌面端GUI技术一度火爆(MFC、Qt、WinForm、WPF、Swing……),但如今早已是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时代
所以大家真的要慎重选择
不过还是可以学习一下的,至少能加深你对编程语言以及设计模式的理解
误区2:非图形化的东西比图形化的东西更牛逼 具体而言就比如说:后台技术比前端技术、客户端(Android、IOS)更牛逼
多见于有Linux背景的人(没错,说的就是我=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