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感网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txt电子书免费下载《无线传感网技术》的作者刘传清和电子工业出版社为本书的写作出版都付出很多汗水


首先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发展历程,包括低功耗物理层无线通信技术、通信标准,并详细介绍了通信协议,主要涉及MAC协议和路由协议;其次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的支撑技术,包括定位技术、安全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管理技术;最后讨论了无线传感网的应用开发技术,包括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互联技术,节点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的编程语言nesC和操作系统TinyOS,并提供了开发设计案例,做到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书籍 通信书籍 本书全面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开发技术,以及无线传感网领域的研究成果


第1章 无线传感网技术概述(1)   1.3 无线传感网关键技术(9)   1.4 无线传感网的应用(13)   1.5 无线传感网发展与现状(15) 1.5.1 无线传感网发展的三个阶段(15) 1.5.2 无线传感网发展现状(16) 1.5.3 无线传感网的发展趋势(17)   思考题(20)   2.3 物理层的设计(31) 2.3.1 物理层帧结构(32) 2.3.2 物理层设计要素(32)   2.4 典型的物理层通信技术(35) 2.4.1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35) 2.4.2 广域网无线通信技术(38) 第6章 定位技术(112)   6.4 定位技术的典型应用(124) 第7章 同步技术(127)   7.1 无线传感网时间同步的重要性和协议特点(127) 7.1.1 时间同步的重要性(127) 7.1.2 时间同步协议(128)   7.3 Tiny-sync/Mini-sync同步机制(130)   7.4 TPSN时间同步协议(131)   7.5 时间同步的应用示例(133)   思考题(134) 第8章 安全技术(135)   8.2 无线传感网的安全分析(136) 8.2.1 物理层的攻击与防御(136) 8.2.2 链路层的攻击与防御(137) 8.2.3 网络层的攻击与防御(137) 8.2.4 传输层的攻击与防御(139)   10.3 数据存储与索引技术(160)   本章总结(168)   11.2 TinyOS操作系统(207) 11.2.1 无线传感网对操作系统的要求(207) 11.2.2 TinyOS组件模型(208) 11.2.3 TinyOS通信模型(213) 第12章 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互联(219)   12.1 无线传感网互联技术概述(219) 12.1.1 无线传感网接入Internet所面临的挑战(219) 12.1.2 无线传感网接入Internet的结构(220) 12.1.3 无线传感网接入Internet的方案(222) 12.1.4 现有解决方案所存在的问题(224)   本章小结(228)   13.2 无线传感网软件平台(236) 13.2.1 节点的操作系统(236) 13.2.2 应用软件开发(239)   13.3 无线传感网的仿真平台(242) 13.3.1 无线传感网仿真的特点(242) 13.3.2 通用网络仿真平台(243) 13.3.3 针对无线传感网的仿真平台(248)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无线传感网技术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