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上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玉宏以《方志馆建设研究》为主题,围绕《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提出的加快方志馆建设的总体目标,从推进方志馆建设科学发展的高度,为全国地方志工作机构新任负责人培训班学员授课
刘玉宏介绍了当前全国方志馆建设的总体情况,梳理了方志馆的发展历史,结合现有理论研究成果,对其概念、建设理念和功能定位进行了解读
他指出,随着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全国正在出现方志馆建设的热潮
他认为,方志馆是收藏、整理、研究、交流和利用史志、年鉴及相关资料,展示国情、地情及方志文化,提供阅览、咨询、教育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对于方志馆的建设理念,要有全新的认识,要深入思考,准确定位
各级政府凡是有条件建设方志馆的,要把方志馆建成省情馆、市情馆、县情馆,国家层面要建成国情馆
要利用方志馆对全社会,尤其是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地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方志馆的概念和建设理念,结合建设实际,方志馆应该具备收藏保护、展览展示、编纂研究、专业咨询、信息化建设及服务、开发利用、宣传教育、业务培训、文化交流等功能
刘玉宏以国家方志馆“方志中国”展览的成功布展,北京、黑龙江、上海、江苏、陕西等省级方志馆,深圳、常州、东营、余杭等市县两级方志馆的建设为事例,对方志馆建设立项进行了阐述
他指出,建设方志馆可以填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空白,有利于集中收藏史志、年鉴及相关资料;有利于上述资料的集中编修、研究、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史志鉴的资治、存史、教化和服务功能,加强培训和扩大学术交流;有利于为续修地方志收集、储存资料;有利于建立地情、国情网络,实现信息共享
他强调,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通过争取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提出合理化建设建议,并争取社会力量积极支持,营造舆论氛围,努力争取方志馆立项
方志馆立项后,要积极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多方寻找、考察选址,确定理想方案;要高度重视方志馆建设中的项目地址及建设条件、建筑规模和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项目建设组织、投资评估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环节
刘玉宏强调,全国方志界迫切要求实现全国联网,开发志书资源,把志书推向社会,走向世界
各级方志馆的建设将会大大加快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和现代化手段运用的程度,进而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发地方志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刘玉宏的课程案例丰富、针对性强,讲解生动实用、逻辑性强
大家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方志馆建设的认识,决心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认真做好本地区的方志馆建设工作
(赵楚摄影)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人事处 李俊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