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 今天是2016年8月25日,下面这篇文章是我14年12月里写的
之所以再发是因为最近我得知冯叔叔已经有了妻子和孩子,感慨下我那么狂热地爱过冯叔叔
曾经还以为,我会是冯叔叔身边的那个人呢~~[羞羞] 最近一段时间老和朋友们提冯唐,朋友们终于有一天不耐烦说为什么啊你为什么这么喜欢他啊?你烦不烦啊整天说他?为什么啊?啊? 我说,你自己读啊,读啊,你不读怎么知道人家的好呢,你不读怎么知道人家的坏呢,没有实践就没有话语权
朋友好多被我蛊惑,有的加入真爱粉,有的加入黑冯叔的队伍[偷笑 ]
今天闲来无事,写了一点我的感受,证明我不是只因为冯叔帅 [ 偷笑 ] 而犯花痴,我是理性客观的粉
读冯唐的书,纸质的、电子版的,断断续续差不多有三遍,现在体会到三点好处: 第一,实用
每读完一篇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满血复活,浑身充满力量,天不怕地不怕
觉得该看书修养身心了,该发展兴趣陶冶情操了,该学煲汤做饭了该打扮了该和爸妈老师同学面试官斗法了,觉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面试可怕吗,任务艰巨吗,男神难追吗,那都不是事儿!实证之一就是当初我去厦大面试时就带了一本书,冯唐的《如何成为一个怪物》
这种功效和我以前每临大事心中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或默诵毛主席的《沁园春·雪》“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异曲同工之秒
推荐面试前打架骂街前见男朋友前多读 第二,增长见识有两层,一是生活的见识二是文字的见识 生活的见识是因为冯唐去过好多地,干过好多活,想过好多事
先不提他的五花八门的履历,还是想说,嘿,在协和读了八年医拿到了博士,又去美国读MBA,后入职麦肯锡做到合伙人,又转战大型国企华润医疗,关键是人家中间没闲着出了小说出了散文集出了诗集,上榜作家财富榜
微博上粉丝近千万,无数漂亮的文艺女青年每天晒自己的美照,请求他网签“今宵欢乐多”
无数宅屌梦寐以求的福利,人家轻轻松松拿到
顺便提一句,这让我想到了古代皇宫侍寝时的翻牌子,人家想翻谁翻谁
我能想到他每天晚上时准备网签时的坏笑
说回主题,也就是由于这些经历和冯叔好奇这个世界,死磕自己(抢了罗胖罗振宇的词哈)的劲头,文章里全是干货
多读读,对这个世界社会和生活的认识就能多体会体会,也能弥补由于金钱、时间、年龄不够而没有认识到的各种生命形态的认识
想,以后我有钱了,有时间了,该就怎样怎样这个“ 怎样怎样 ”就不会显得苍白和无意义 第二层是文字的见识读冯叔的书觉得时刻充满惊喜
该怎么描述,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在书里埋了好多“彩蛋”,读者一一会发现
他像他的文字英雄一样,简洁明了,从不拖泥带水而且,别看长得那么五大三粗,其实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会用文字表达我不知道怎样说的心绪和情感,每每看到臭贫之中透露出智慧,或是写生活中好玩之处,细碎的幸福时,我会忍不住了然一笑,想,我也有这种感觉啊,我怎么不会表达啊,原来这种感情是可以这样表达的啊
啊真好
还有,文章虽然细腻,但你可千万别以为文字就绵柔啊,不是,冯叔狠得多
有时候我会因为他的无奈和痛苦而心伤,还记得那个桥段呢 : 又一次遇见初恋后,初恋问他上次在看到流星时许了什么愿,初恋说因为当时他不告诉她她就一直想知道,结果他说许的愿就是“我要用尽我的万种风情,让你在将来不和我在一起的任何时候,内心无法安宁
”可真狠
有人用他评亨利米勒的文字评论他,我觉得也极为适合 : “一个小石子,落在别人的心境池塘里,智识多的,涟漪大些,想法多些;智识少的,就小些,少些
冯唐自己扔给自己一个石子,然后火山爆发了,暴风雨来了,火灾了,地震了
” 第三,加强逻辑思维能力
冯唐自己也说曾经是个理科屌丝男,受过系统的科学的理科教育,又在麦肯锡做咨询,所以,逻辑能力很好
读冯唐的书,尤其是散文随笔,他把一件事说的明明白白,透透彻彻
他都把事想明白才会下笔
在麦肯锡训练那么多年,“金字塔原则”用的炉火纯青,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数
而且一是一,二是二,三是三所以我们读后也会对这件事明白清楚得不行
后来我在想,有时候真是,有些事过去了,不是我们想清楚了弄明白了而是遗忘了或者自动忽略了,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冯唐就对这些事(当然很多事都是令人拧巴纠结的事)不放过,他要抠要死磕要想明白
所以,我想这样是能活得通透明白些
而且,那个金字塔,在做 PPT 说话做事时等,对老师对上司也是极其管用的
推荐在做 PPT 汇报工作前多读好用极了,我也要慢慢学慢慢用最起码,自己也能按着思路想明白事,而不是糊里糊涂虽然我本性就是糊里糊涂的主儿
像冯叔学习! 至于冯叔本人的好处我就不便细说了,他无疑是个有趣的人,比如,人家四十多不秃顶啊,四十多没啤酒肚啊,这些反映了什么,你们自己想啊
再比如,人家交友广泛啊,后海有四合院啊,这些反映了什么,你们自己想啊
哈哈哈 2014年 12 月 5 日 图片皆来源于冯唐微博 八道胡说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多么痛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