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二章 道教经文讲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解: 此章主旨,在于讲“道”的辩证内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

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赵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化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

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

” 大道周流六虚,变动不居,循环不已,周而复始虚空可生出万物,万物可散而归于虚空物从虚中生,有从无中来无可化为有,有可化为无有无永远处于相互转化之中 治国兴邦,举办事业,乃至行万事,必须慎终如始多从困难处着想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如此,难可化为易

反之,若只想顺利,只图侥幸,不作好克服困难的充分准备,易也会转化为难

难和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相互对待,相互转化的 事皆有别,物各有形长和短是在相互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无长则无所谓短,无短亦无所谓长 高以下为基,贵以贱为本无下则无高,无高亦无下二者相互对待,相辅相成 “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亦如前理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 因此,体现真常自然之道的圣人,他们明晓天地万物之理,深知自然运化之机,而能使自己体性合于大道,因任自然,清静无为,以德化民,不施酷政,正己化人,使人民不知不觉地处于浑厚的淳风之中

大道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生化万物而不推辞,创造了万物而不据为已有,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

由于不居功,它的功绩才永远不会被埋没

大道具有如此伟大的品质,法天地自然之道的圣人,亦应具备如此品质,造福于人类而不求报

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经营企业也好,合伙做事也好,人际交往也好,都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压弱!珍惜缘分,珍惜时光;以诚相待,以心相交!与高者为伍,与德者同行,必得善果!”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