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法融道长注解《道德经》之第六十三章 道教经文讲解

原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注解: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圣人体虚无之妙道,法天地自然之德,不背理徇私,无为而自然成就

以无为而为,人不能知,不能见

如天道无为而无不覆;地德自然而无不载,两无为相合,万物自然化生,虽“无为,而无不为”

圣人顺天理,合人情,无有造作,不敢妄为,故国治而天下太平 常人贪名逐利,饮酒作乐,以此情欲为味常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小人专尚情欲之味,非长久之乐味圣人以道为味,是无味之味虽是无味之味,其味长久至极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修道者,不论大、小、多、少,于我有怨者,均以德报“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

常人不然,不分大、小、多,少,以怨报怨,人由怨而加于我,我以怨还报于他

你还我报,一来一往,无有止期如怨以德报,人必以德感,彼此相化为无事,其怨顿消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欲图难事,先从易处着手;欲为大事,先于细处起步天下难事,须从易处着手;天下大事,须从细处起步这一规律,是不可逆转的,可谓必然规律

因此,依循这个规律的圣人,欲振国纲,治理天下,首先要从细微的心地上,存其善良,建立好生之德,谦让处下

久而久之,德馨天下,声震四海,欲平天下,不求然而自然成功 常人则不然

《周易•系辞下传》中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是以恶积而不掩,罪大而不解

” 《 太上感应篇 》言:“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

三年天必降之祸

” 举心运念,语、视、行虽为细小,但久而久之,量大质必变,其结果所带来的祸福却不小

方寸之心的一念虽小,起于正者有福,动于邪者种祸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 喜欢夸海口,妄自轻诺,以言语轻易许之于人,言行不能兑现,必无着落

行事不思前虑后,不量事之轻重,审事之可否,而轻浮浅躁,认为事事容易,其结果必然被动,困难重重

因此,圣人知易守难,常以易当难而作准备,所以终无困难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