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注解: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明”,机智巧诈,侥幸炫耀 “愚”,浑厚淳朴,真诚自然 道为天地之始
天地有始,日月往来,阴阳升降,寒暑交替,四时成序,万物自然而然,有条不紊地生长收藏
未尝明彰法制、禁令,亦没有任何名教、法规所以“道”在天地万物之中而天地万物不知
故古之圣君、明王善于法“道”的纯厚朴素之性,行无为之政,真诚自然地去治国理民
不教民玩弄机智,尔虞我诈,而是以纯粹朴素,真诚无妄导之于民,使民返朴还淳,去妄存诚,养其本来良知良能,以德化民,使君民默化在浑厚的淳风之中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即是此意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知此两者亦楷式
” 人民为什么难治呢?是因为治国者以己为是,以己为然,内不充实道德
上对下以机智巧诈,欺哄于民;下者必以机智欺瞒于上,上下相欺,国纲必乱,伦理必乖,其贼害国民必不浅
善以道治国者,顺物自然,内心真诚,外行持以“和光,同尘”,不逆于理,不背于道
含其辉,韬其明,无事、无为、无欲,天下自然太平,其福莫大于此
以“智”巧、治国,不但不能成功,反而倒遭贼害
不以机智治国,体无为,顺自然,随民情,又简又易,有福于民,以智“贼”不以“智”福
此两者为治国平天下之法式 “常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 既然已知,不以“智”治国为法式,就应永恒持守,须臾不离,存诚不妄
这就合于清静自然真常之道的体性
自然真常之道的体性是无名相、无头绪,“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其用为德,德之用其量无穷,不可测度,故称“玄德” “玄德”,又深又远,与有形有象的事物相反
万物以私利为快,昭昭察察以自明,而“玄德”以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长而不宰,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此为“玄德”之妙用 道本虚无自然,德合自然无为之体以此理民,民无不理,以此治国,国无不治故称“大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