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五祖宝诰⑴ 志心皈命礼 明真正道,行化南天⑵
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浚通于刘祖⑶采琼花之仙异,著悟真之丹书⑷道付杏林,不日还元之编集⑸法通鸡足,俞琰丹髓之书成⑹真人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⑺刀圭入口,神化无方⑻施雷雨于掌中,甦生民于世外⑼德彰南海,获琼玉之英标⑽道遍遐荒,饫法言之灵妙⑾龙虎罗浮之迹,武夷玉隆之书⑿过化多方,真文备著⒀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⒁誓愿弘深,慈悲仁圣祖师⒂悟真 紫阳真人 ⒃杏林翠玄真人⒄道光紫贤真人⒅泥丸翠虚真人⒆琼琯紫清真人⒇五祖藏道天尊 (21)
[注释] ⑴南五祖宝诰: 全真教为与北五祖区别,故称 张紫阳 、石泰、薛道光、陈楠、 白玉蟾 为南五祖
⑵明真正道,行化南天: 明真,明白,真一不二正道、行化,即以行迹德行教化南天,一般多以南天为天之大门,此处特指我国南方闽粤一带
⑶九皇降迹于天台,一脉浚通于刘祖: 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宋徽宗政和中,紫阳一日通名姓谒黄公冕仲尚书于延平
黄公素传容成之道……后寓书于黄,叙述甚异,其孙铨见其书秘不尽言,其中大略:紫阳自谓昔与黄皆紫微天宫,号九皇真人,因误校勘劫运之籍,逐谪于人间
今垣中可见者六星而已潜耀者三用成冕仲,洎维杨于先生也故此处九皇即译为九皇真人浚,疏通的意思此二句均是紫阳真人典故
故此二句可译为:九皇真人由天台降生于人间,一脉接承大道于刘海蟾祖师
⑷采琼花之仙异,著悟真之丹书: 此二句亦紫阳真人显化典故
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云:一僧修戒定真慧,自以为得最上乘旨,同往扬州观琼花……紫阳与僧处一净室,相对瞑目趺坐
皆出神游,紫阳才到,其禅师已先至,绕花三匝,紫阳曰:“今日与禅师至此各折一花为记
”僧与紫阳各折一花归,少倾紫阳与僧欠伸而觉,紫阳云:“禅师琼花何在?”僧袖手皆空,紫阳于手中拈出琼花
后作《悟真篇》行于世
故此二句可译为:采琼花以示仙家之神异,著写《悟真篇》一内丹书籍
⑸道付杏林,不日还元之编集: 此二句言石泰杏林真人典故
石泰真人得内丹之道,著有《还元篇》一书,故此二句可译为:将大道内丹口诀传付给杏林真人,杏林真人不久便著有《还元篇》一书
⑹法通鸡足,俞琰丹髓之书成: 此二句乃薛道光真人典故,俞琰丹髓,即薛道光真人所著《还丹复命篇》、《丹髓歌》等
陕府鸡足山人也
故此二句可译为:杏林真人将道法又传于鸡足山人薛道光后来写成《丹髓歌》及《还丹复命篇》二书
⑺真人挺出惠州,信地悟超神俊: 此二句乃陈楠真人典故,真人惠州博罗县白水崖人
挺出,挺身而出信地,就地
故此二句可译为:陈楠真人由惠州挺身而出,就此地而彻悟神仙超人的玄妙
信地,原指军队驻扎和管辖的地方,这里是借用
⑻刀圭入口,神化无方: 刀圭,按《辞源》云药物量名,《政和澄类本草》引梁 陶弘景 《名医别录》:“凡散药有云刀圭者,十分方寸匕之一,准如梧桐于大也
”明董炁《碧里杂存》上刀圭:“前在京师,买得古错刀三枚,京师人谓之长钱
……其钱形正似今之剃刀,其上一圈,正似圭壁之形,中一孔即贯索之处
盖服食家举刀取药,仅满其上之圭,故谓之刀圭,言其少耳”刀即钱之别名其实所谓的圭,即古时量日长用的有刻度的立尺后来道家以刀圭表示阴阳此处指陈楠真人后来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诀人口,是进入其口此处表示阴阳火候恰到好处时神化,神奇的变化无方,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
故此二句可译为:太乙刀圭金丹法诀炼到极妙时,神奇的法力无法形容
⑼施雷雨于掌中,甦生民于世外: 此二句言陈楠真人于黎姥山付之
病多辄愈故多受民众称颂甦即苏一般指人假死后再活过来,此处特指济救的意思
故此二句可译为:运用雷雨大法于指掌之中,以道法与百姓治病于世外
⑽德彰南海,获琼玉之英标:琼玉,此处用来形容大道口诀的珍贵
英标,此处是精华的意思
此二句言白玉蟾(自号南海翁)得陈楠先生之道,常用雷印佩符为百姓祈禳,辄有异应
故此二句可译为:海南翁白玉蟾得到陈楠真人金液口诀,为百姓治病被称颂
此亦赞白玉蟾语,白玉蟾为琼州人 ⑾道遍遐荒,饫法言之灵妙: 遐荒,此处指边远地区此二句言白玉蟾受上清箓行诸价法于都天大雷,而四处传道故此二句译为:得到都天大法后,便四处显化传道
⑿龙虎罗浮之迹,武夷玉隆之书: 此二句亦白玉蟾真人典故,言真人独往还于罗浮、龙虎、武夷、天台、金华等地
并著有《武夷集》及《玉隆集》二书,故此二句译为:龙虎罗浮诸仙山均留下真人之仙迹
并留有《武夷集》及《玉隆集》之书籍 ⒀过化多方,真文备著: 过,经过化,教化多方,许多地方此二句可译为:教化经过许多地方,并写了许多文章丹书
⒁为神仙之首冠,集前代之范模: 按《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言:“自得道后,蔬肠绝粒凡九年,而四方学者如牛
……后从游名山莫知所之”故此处言:为众多仙人之首冠,集前代神仙之模范
⒂誓愿弘深,慈悲仁圣祖师: 此二句可译为:有非常弘大深重的宏誓愿力
是非常慈悲仁义的圣贤祖师 ⒃悟真紫阳真人: 名张用成,又名 张伯端 天台人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
宋神宗熙宁二年,陆龙图公诜镇益都,乃依以游蜀,遂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
修炼功成作《悟真篇》一书行于世
⒄杏林翠玄真人: 名石泰,常州人;字得之,杏林,一号翠玄子
遇紫阳的金丹之道
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八月十五日,尸解作颂云:“雷破泥丸穴,真身驾火龙
不知谁下手,打破太虚空”后两年易介复见杏林于罗浮山
⒅道光紫贤真人: 即薛道光,一名式,一名道源陕府鸡足山人也
一云阆州人,字太原尝为僧,法号紫贤,一号毗陵云游长安留开福寺长老修严与道眼因缘“金鸡未鸣时,如何没音响
”宋徽宗崇宁五年丙戌冬寓眉县之青镇,听讲佛寺,适遇风翔县杏林驿道人,石泰年已八十五矣
发绿朱颜,神宁非凡……紫贤遂稽首皈依,请受业,卒学还丹受口诀
光宗绍熙二年九月初九日,尸解作颂曰:“铁马奔人海,泥蛇飞上天
蓬莱三岛路,原不在西边”明年,沙道昭复见紫贤于霍童
(摘自《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⒆泥丸翠虚真人: 真人名陈楠,字楠木,号翠虚,惠州博罗县白水崖人
以盘龙箍桶为生,后得太乙刀圭金丹发诀于薛道光得景霄大雷琅书于黎姥山神人每人求符捻土付之,病多愈,故人呼之陈泥丸宋徽宗政和中举提举道录院后归罗浮以道法行于世,所至与人治鬼后人水而逝,为止水解
(摘自《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⒇琼琯紫清真人: 真人姓白,母以玉蟾名之,一字如晦,世为闽人,以其祖任琼州之日,故生于海南,乃自号海琼子,或号海南翁
或神霄散吏幼举童子,长游方外,蔬肠绝粒,凡九年而四方学者如毛……初事翠虚九年,始得其道翠虚游方外,必与先生俱逮翠虚解化于临漳
先生乃独往还于罗浮、霍童、武夷、龙虎、天台、金华……“后”受上清录行诸阶法子都天大雷最著,所用雷印,常佩符肘间,所至祈禳辄取异应,后从游名山,莫知所之
或言尸解于海丰县
(摘自《道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21 ) 五祖蒇道天尊: 蒇,完成、解决
蒇事,即把事情做完此封号为南五祖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