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l、教育方式单一,导致形成不良的思维习惯和思想作风
新时期青年思想状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化程度的加深,许多青年在思想状况和心理健康号面都出现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我国的教育方式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我国的教育方式是“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适应了我国各个学校追求升学率的要求,但在过度追求升学率的同时,校忽视了对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作为学生家长也一样,他们过度关心自己孩子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思想道德的教育,长期处于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整理生会形成种种不良的思维习惯和思想作风。
2、教育环境复杂,导致青年政治趋向功利性色彩较浓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由于我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一套体制和措施尚未完全建立,因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问题。
二、新时期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
1、转变工作思路,创造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新时期,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转变工作思路,从“狠抓学电”人手,转变为“狠抓教育队伍”。要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增强教育者的政治敏锐性,使教育者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趋势,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态度和对策。同时,要提高教育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较强的自学与更新能力,能够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完全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而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两者之间的关系处于不平衡状态。在当前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更多地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传递方式。在教育方式方面,要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对青年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征教育内容方面,要注重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更深刻地了解国情,增强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2、选择理性化目标,确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任务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性化选择,从宏观上阱,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科学
发展观的思想体系,教育青年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和提高思想觉悟,帮助青年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受教育者即青年自身来讲,青年阶段正好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此,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但不是根本目的。
3、营造良好的环境,开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也必须注重外部社会环境的建设,为青年的自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要确立主流文化的指导地位。思想文化领域是社会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中,思想文化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必然有一种文化居于主导地位,决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性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使青年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明确价值目标选择的方向。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转化过程中,内在各要素趋向教育目标的有效性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主要机制是:
(一)激励机制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激励是指教育者遵循受教育者思想、行为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按照社会和组织要求,通过利益、情感和成长发展的满足去鼓励受教育者形成良好思想行为,在学习、工作和劳动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二)沟通机制
沟通通常是指人与人传达思想、观念或交换情况、信息,使双方能通连的过程。沟通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的信息和情感互动,双向交流的实践活动。双方通过思想、政治、品德、心理的信息沟通,形成共同感受和理解,融恰感情,避免和消除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增进团结,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即在传递信息内容和沟通的方式上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体现党性,又要根据不同对象实际,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使交流主体携带的信息能顺利地被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