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配送中心文献综述研究 论文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类电子商务交易网站不断出现,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交易额逐年增长。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总交易额超过10万亿元,5年来翻了两番,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第一的国家,其中网络零售交易额约为1.85万亿元,5年来平均增速达80%。2014年仅天猫商城一家电商平台“双11”的交易额就突破570亿,产生2.78亿个包裹。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概念在1960年由美国学术界提出,物流管理技术也在二战之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Ebay,亚马逊等电商巨头成功的背后总离不开物流配送的身影。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如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顾名思义,电子商务物流就是为电子商务活动提供物流服务的活动。
  发展趋势: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了全球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趋势。全球化表现之一:2014年天猫商城“双11活动”中220多个国家地区的3万件海外商品参与了销售,无线成交占42.6%。
  3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文献综述
  电子商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将学者的研究分为了:选址管理、储位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规划、配送模式选择、作业流程优化、效率管理六部分。
  3.1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国外物流发展比我国时间早,国外学者对其发展模式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电商物流的兴起,引发了学者对此领域的相关研究:Chan

F
T
S,
Kumar

N和Choy

K

L(2007)用模糊综合层次决策方法研究了在供应链网络中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Chu

T
C,
Lai
M

T.(2005)用改进的模糊多准则决策方法对配送中心选址进行了研究。WANG

Z和
YANG
D,
基于遗传算法的研究配送中心选址。J
Renaud和A

Ruiz(2008)用旅行商问题的方法研究了在配送中心内拣选不同定位产品时线路最短问题。Ho

Y
C和
Tseng
Y

Y.(2006)研究了不同的订单批次降低分销人员行使距离的问题
  美国学者Young

Hoon
Lee和
Soon
Geol

KwonBates(2007)使用禁忌搜索和分解优化的混合规划算法来优化配送中心作业。Meifang

X公司ing和Zhuan

Wang(2011)为了解决由于不合理的存储区位置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建立了以短总拣选时间为目标函数,存储容量和采摘点作为约束条件的配送中心存储区位置的0-1整数规划模型,并提供用于计算启发式方法进行求解。Milan


Andrejic

和Nebojša

Bojovic(2012)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数据包分析法分析了塞尔维亚某贸易公司的配送中心的效率,证明了小的配送中心比大的配送中心更有效率。Anjali

Awasthi(2011)在考虑到成本和交通的条件下,提出一个多目标决策方法解决城市配送中心位置的规划下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理论量化标准值下的不确定性和决策应用模糊TOPSIS评价法选择城市配送中心的位置。
  国外文献综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集中在建立数学模型的选址研究。
  3.2国内研究综述
  本文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将配送中心的研究分为了选址管理、储位管理、系统规划、配送模式的选择、服务质量评价等五部分。
  (1)选址管理研究
  配送中心的选址涉及很多方面,每个研究者侧重点也不同,但选址的一般都会遵循以下步骤:1.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2确定选址方案3利用数学模型对方案进行筛选4对比及确定方案。配送中心选址研究方法的主要有:多重心法、精确法、层次分析法(AHP)、启发法、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法、遗传算法以及模拟法等。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我国学者对配送中心的选址研究涉及了钢材、超市、农产品、冷链物流、烟草等行业。徐兵(2005)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配送中心选址进行优化,通过车辆的运势效率来评价配送中心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解决了外部环境变化后配送中心的布局问题。
  (2)配送中心系统布局及信息系统规划研究
  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是配送中心的第一步,选址工作完成之后,如何对配送中心内部进行合理高效的布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代配送中心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国内配送中心利用仓库管理系统(WMS)来管理配送中心的运营,因此配送中心的系统研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黄志伟(2010)运用ABC分类法、EIQ-PCB发以及系统布置法(SLP)、(SHA)等方法完成了A服装公司配送中心平面布局设计、作业流程设计、仓库内部活动线设计等主要内容。张连富(200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