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论文

1 前言


  由于基础设施建筑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安全,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是百年大计,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也自然成为各有关单位和技术人员面对的重大课题。

2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整体认识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其工程质量的特点,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

2.
1 工程质量的特点

  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建设工程以上特点,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

影响因素多

  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

质量波动大

  一般的工业产品都有固定的流水作业线,规范的工艺要求、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而建筑产品的单件性、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容易产生波动,波动较大。

质量隐蔽性

  建设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隐蔽工程特别多、时间产品特别多、工序交接交叉多,因此,工程质量存在很大的隐蔽性。如果在施工中不及时进行质量检查,不做好质量的事先和事中控制,事后就只能从表面上检查,很难发现内部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终检的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象一般工业产品一样靠终检来判断产品质量,或将产品拆卸、解体来检查其内在的质量,因此,工程项目终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2.
2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人(Man)的因素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等有关人员的素质,都将或多或少地对工程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业内实行经营和专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材料(Material)因素 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材料、构配件、半成品等工程材料的合格与否,都将直接影响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机械(Machine
)因素 机械设备在工程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组体及配套的工艺设备和各类机具。二是指使用中的各类机具设备。机械设备的质量的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

  方法(Method)因素 工艺方法是指施工现场采用的施工方案,包括组织方案,它们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环境(
Environment)

因素 环境条件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地理环境、周边环境等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各种环境因素。

2.
3 工程质量控制的原则

  业内公认,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在实施质量控制过程中起主要监督作用的是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质量第一的原则;以人为核心的原则;重点控制有关的人的素质和人的行为,要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质量;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防患于未然,加强过程中质量检查和控制;质量标准的原则;以国家的规范的设计文件、合法的合同规定要求;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

3 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

  从工程质量的责任体系可以看出,作为质量控制的主体不同,其质量控制的侧重点也不同。同样,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质量控制的侧重点也不同。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如下:

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该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要求,并且与投资目标协调,它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项目决策

  项目决策阶段需要确定工程项目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工程勘察、设计在这个阶段,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已被具体化,并为施工提供直接依据。

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阶段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真正体现,工程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能否得到保证,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原有水平。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工程施工是形成建设面目实体质量的一个决定性环节。

工程竣工验收
  该阶段的作用,是保证工程项目实体质量的一个决定性环节。
工程竣工验收

  该阶段的作用,是保证工程项目最终质量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国内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在工程质量成的前三个阶段已相当成熟规范,而与前三者相比,在工程施工阶段,影响工程质量的可知和不可预知的因素最多,但该阶段是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

3.
1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形成过程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就是择优选择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准入制度的施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