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及发展探析 论文下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对单一的国家而言,全球经济一体化既能带来利益,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因素更多,面临的环境和条件更加复杂,为了有效地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就需要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研究。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的金融市场就已经不再仅仅局限在国内,而是逐步走向了国际。笔者结合自身所学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形势的把握,对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人们有所启发和帮助。  1.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
  1.1地区性金融风险加剧
  新兴经济体经过了一个上升发展阶段,已然走向了下坡路,发达国家在世界增长格局中又占据了主导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全球风险格局出现反转,新兴经济体成为新的风险源。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兴经济体不但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而且自身的增长动力不足。在本币贬值、增长放缓的情况下,一些国家的金融,甚至于其实体经济都会出现严重的危机,这会直接影响到该区域的经济稳定,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当前金融市场风险最大的国家主要包括三种:其一,高杠杆率国家。2013年第一季度,匈牙利政府债务占到其GDP的82.4%,这一比例和塞浦路斯寻求援助时的情况已经很接近,并且这个比例还处于上升趋势。匈牙利等国家与欧元区成员国来往密切,也使债务违约风险大大提升,或许会导致又一轮欧债问题。其二,资源型出口国家。当前的全球需求量不足,再加之美联储缩减QE预期,美元中长期走强的局面初步形成,大宗商品价格被推低,这恶化了出口大国经常项目,诸如南非、印尼等,使其更加依赖资本项目融资,偿债压力进一步加强,经济的脆弱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其三,“双赤字”国家。一些国家存在“双赤字”问题,诸如印尼、越南、南非等问题,在财政和贸易上的赤字,使这些国家资本外流现象严重,融资面临的困难更大,进一步削弱了其抗冲击能力,降低了其外债偿还能力。
  1.2发达经济体财政风险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仍旧和发达经济体财政风险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如下:其一,安倍财政刺激政策消极影响,在“安倍经济学”的指导下,日本的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剧。2013年,这个数额达到了1000万亿日元,是其GDP的2.5倍。日本的财政受到政府债务的影响而日益艰难,2013年度日本国债还本付息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近1/4。此外,日本的通胀率有所回升,长期收益率上升压力不断增强,而国债的民间需求却不断下降,这样使日本政府债务风险进一步加大。其二,美国政府关门危机。2013年10月,美国国会决议里有两个关键的信息:其一,政府关门;其二,债务触及上限时间延后。决议只是缓和了两党的矛盾,在减赤问题上的分歧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2014年初政治谈判再次陷入了僵局,国际金融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其三,欧债危机可能出现反复。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预测,2014年欧元区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将进一步升至95.3%。受到债务、增长双重压力,这些国家内出现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多党联合政府执政基础脆弱,一旦出现动荡的局面,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欧债危机。
  1.3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
  当前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尚不明确,这大大增加了国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一,美国经济温和复苏,很多指标仍然昭示着危机,如制造业PMI、消费者信心指数。在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复苏态势尚未得到有效地缓解,房屋量、价都处于上升区间。其二,由于过渡性法案的形成,国会两党的争议还没有结果,美联储货币政策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变动。在政府关门的影响下,美国的经济放缓趋势明显,一些经济数据的发布也受到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美联储将会在经济运行评估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正因如此,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这个基本的走向是稳定的,但是比照伯南克提出的时间表,在退出力度和节奏上会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而由此引发的不确定性,势必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长期的影响。
  2.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风险有了深入地了解,结合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情况,笔者认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如下:
  2.1金融监管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每个国家而言都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风险的典型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