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波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广东某重点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9万m2,其中地上面积约24.3
万m2,地下面积约14.7万m2。主体部分展厅3层,局部夹层5层,部分升高8
层,总高度43.5m。本工程的特点如下:①按合同文件规定,质量目标为广东省样板,争创鲁班奖;②规模大,工期短,投资控制严,质量标准要求高,社会影响大;③所有建筑同步施工,涉及专业多,工序交叉施工多,组织协调较困难。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实行项目法管理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
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我们实行了项目法管理,成立了由项目总经理统一领导部署的项目经理部,由总工程师协调工程施工质量工作,
下设技术部和质检部,具体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按ISO9001
质保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和健全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分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各单体工程技术负责人的三级技术负责质量管理体系,
编制了《质量计划》.《质量质量保证措施及实施细则》和《质量管理制度》,
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以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规范人的行为,使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有计划.有序和规范化地实施。 2.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设计图纸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依据,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是实现工程质量有效控制的关键。本工程在施工前认真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图纸审查和会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形成修改图纸变更文件,交与参建单位据以实施。
3.认真做好各层技术交底
施工前项目部对分项目部或分包单位技术人员和工人班组进行逐级技术交底及办理
签字手续,使他们明确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施工工艺标准.操作规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等;对于关键部位.重点部位和质量要求较高的特殊项目,
还要进行书面交底和样板交底。 4.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除甲供材料外,其余拟用的且外观要求高的材料,如装饰材料等,需看样定板后方可进行采购。本工程通过看样定板的办法采购材料,“货比三家”,
从中优选厂家,有效地控制了材料质量。
(1)采购过程的材料质量控制:对于每种材料,由项目部推荐3~5家信誉良好的供货单位,并将其质保资料和产品样品报呈由本项目建设指挥部.设计.监理相关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审核,由其对产品样品看样.定板.备案和封板,对一些量大和要求高的材料,还需深入供货厂家实地考察。
(2)进场时的材料质量控制:对进场的所有材料,均按照有关规定及业主要求进行检查核对,
包括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以及有关质保资料等,符合要求后才可安排进场。
(3)材料检验控制:进场后的材料均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见证或监督抽样检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使用;对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封存并退货,
以保证材料质量。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严格落实工序样板
分项工程大面积施工前,各分项目部分期分阶段合理选定工序样板施工部位,
并以“创优”标准完成工序样板施工,经自检合格后提请监理.设计.建设单位验收(重要的工序样板可请政府监督部门参加)及办理《样板验收表》签章手续,
样板经验收合格后,现场挂牌标识,由各分项目部积极组织作业班组学习样板,通过样板而明确各工序的操作要点和工艺质量要求,以点带面推动整个分项工程全面铺开施工,充分发挥工序样板引路的示范作用,
争取工程质量一次成优。 2.对影响质量管理的关键点.重点部位加以重点质量监控
对于关键部位.关键技术.控制难度大的施工内容,均应设置质量控制点,并明确质量监控的工作重点。同时,
在不同施工条件下,质量控制点应及时加以调整,保持质量受控状态。
3.严格执行“三检制” 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间严格执行“三检制”,
即每道工序完后先由作业班组自检,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对上下道工序在工程交接上进行互检和交接检,
若上道工序质量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