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发展,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原本的电算化信息系统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将更加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来。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所处的核心地位。很多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往往不能确定重点来进行投入;有的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只是用技术替代手工操作,没能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形成正确认识,以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在于促使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因此还不能真正了解现代化管理得以实现的信息资源的需求;很多企业未能了解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正是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通过这一财务保障才能促进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2、信息失真,没能实现信息集成,无法提供科学的依据用以进行科学决策。如今信息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最根本的内容。企业一定要将真实准确的信息掌握好,从而对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很好的控制。但是,目前我国存在不少企业有信息不完善的情况,没能做到透明、对称与集成,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数据。采集和处理信息的口径难以一致,亦或是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不愿意将相关信息及时提供出来。此外,因为没有应用统一的软件,信息编码标准不统一,从而导致信息缺乏较高的利用率和整合度。也有企业无法及时传递和共享各种业务信息,在集团内部难以集中和控制信息,导致很多信息孤岛的形成,不实的信息会对企业的科学决策产生直接影响。
3、传统会计流程的缺失。传统的会计体系结构,往往是在信息系统中重复存储一些会计数据,并且采取的是汇总的形式,这就往往不利于将经济业务的真正面目反映出来。此外,反映信息通常会比业务信息滞后许多,这不但会对信息的质量产生影响,也使其相关性降低,促使企业难以着眼于效益来实时监控经营生产活动。当IT技术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中时,不少财务人员就会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积极应用IT技术,然而由于受到传统财务会计体系结构的制约,而无法将这一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4、财务信息化管理复合人才十分缺乏。对于人才的培养、开发,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不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却因为国情原因,导致不少企业缺乏财务部门人才。例如,很多国营企业或者是私营的家族企业中,不少员工都是通过裙带关系等进入财务部门的,其信息化管理能力和思想都十分匮乏,难以与现代企业管理需求相适应。
二、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如上文所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将会牵涉到企业诸多方面的变革,主要包括理念、模式与资金运作方式等。这就需要各级管理人员的共同配合,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欠缺创新意识,安于现状,则难以确保财务管理现代化的实现。笔者认为,加快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有以下几种措施:
1、对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促进财会业务一体化的实现。为了与经济全球化要求相适应,企业不但要对自身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运用,还应该结合起与经营环境相关的各方面资源,进一步优化重组业务流程,实现更加精细化、集约化的生产经营。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有助于实现财会业务的协同。而数据采集是来自于整个的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中的数据载体作为原始凭证,因为唯一的数据来源以及实现实时共享的网络数据,可以确保财务系统将经济活动实时反映出来,进一步加强了事中控制。
2、建立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坚持资金管理这一主线。借助计算机网络手段,来将最符合实际的动态资金管理系统构建起来,实时地跟踪并反映资金流动的整个过程,扩大管理工作的范围。同时,借助资金预测手段来对资金进行统筹调剂,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3、全面预算管理与责任成本控制制度的全面推行和实施。由于当前的企业预算制度基本上是形同虚设,因而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来促使各层次预算体系的建立健全,将预算科目细化,对预算计量指标进行科学选择,借助内部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并且财务软件实现统一,对预算数据进行预算并存储下来。对于企业的财务成本情况要进行实时监控,转变事后监督为事前和事中控制。实现实时化的财务成本管理,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并将责任成本中心建立起来,实施责任成本控制制度,进行责任报告的编制,并且根据业绩来安排奖惩措施。
4、通过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来对风险加强防范。在财务信息系统中,将密切关系到生产经营的各关键控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