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方向发展。工程建设通常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主要包括: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含扩大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实施和试生产等六个主要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人们比较理解,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保证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等问题,应该做为工程建设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使有限的资金和物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造价管理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一、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
任何工程建设都有相应的投资计划,投资计划的多少主要是依据可行性研究或初步设计来编制的,在保证工艺要求、设计条件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投入资金越少,建设工期越短,投资效益就越显著。
之所以把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做为一个课题来探讨,是因为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工程造价的第一关,只有在设计工作没有完成之前,只有在设计图纸未交付实施之前把好了工程造价管理第一关,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如果在设计阶段加强了工程造价管理,设计人员在满足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和合理的结构型式,其设计造价尽可能降低,其工程造价管理效益就明显表现出来了,才能真正做到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办好事,少花钱多办事。
实践证明,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全寿命费用不到1%,但在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75%以上,施工图设计对投资的影响程度为35%左右,所以无论从造价管理系统环节看,还是从投资利用,投资控制方面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不但必要而且很重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统一
人们往往只注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就淡泊了,设计人员认为我只要按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做图就行了,至于工程造价管理问题那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而概预算人员也认为,按通常做法,只要设计图纸完成后,根据图纸和有关定额文件取费标准编制设计预算就行了。还有一种认识,就是以为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必要的方案比较,其设计造价已经是合理的了,没有必要再搞什么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2.规章制度不健全
由于存在上述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对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也就没有制定出相应有效的规章制度,经济技术人员与设计人员工作不能紧密相结合,各做各的事,缺乏必要的工作协调,由于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设计造价超了也就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有关人员的责、权、利不明晰,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积极性也就不高,这也是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不力的重要原因。
三、加强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几项主要措施
前面对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其目的就是要做好如何才能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使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工程造价管理由单一控制变为多方控制。
笔者认为要搞好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建立:
(1)领导责任制,有了专门领导管才能成为组织行为,才能动员各方人员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
(2)责、权、利明晰的奖罚制度,只有工程技术人员和经济技术人员的责、权、利与工程造价管理挂上钩,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把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做细致准确。
(3)工作协调制度
为了改变以往设计人员与概预算人员各管各,各不干涉对方的不协调局面,必须制订好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协调制度,把两方面的人员的协调工作从制度上规定好,促使设计人员自觉地听取经济技术人员的有关意见把好造价关,促使经济人员主动介入设计,为设计人员提供造价控制方面的意见,共同把好设计造价关。
(4)制定优选制度
任何工程设计人员对同一工程的设计在满足相关条件下,可以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和结构型式进行多方案设计,从中筛选出技术先进、材料、安全可靠、工程造价又低的最佳方案,但要特别指出,在进行多方案设计时,经济技术人员也必须参与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2.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各方面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设计人员、经济技术人员,要具备比较好的综合素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