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矿山井下液压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论文下载

一、矿山井下液压设备工作条件和环境


  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对液压设备的正常运作和维护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矿山井下工作条件和环境的特殊性:首先,矿山井下的工作环境相对的封闭,通风不良;第二,炮烟矿粉的浓度比较高,而且炮烟中类似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的成分比较多;第三,井下的空气潮湿,而且出现顶板淋水的现象。这些都会对液压设备产生危害。

  二、工作环境和条件对液压设备的危害
  (一)环境相对封闭通风不良的影响

  矿井下使用的液压设备一般均为移动式液压设备,油箱设计较小,除铲运机设有风冷装置外,其它均无冷却装置。使用中经常出现液压油温度升高:1.油温升高导致油膜强度降低,润滑性能下降,运行摩擦力增加;2.油温升高液压油粘度降低,内泄漏增大,泵、马达容积效率降低,噪声增大,阻尼孔流量不稳定使系统操作不稳,产生误动作;3.油温升高,加速密封件老化、液压元件热变形,使之配合精度降低。

  (二)炮烟有害气体和矿粉粉尘炮烟的危害

  粉尘炮烟进入液压系统造成的污染是灾难性的,造成液压设备故障达到系统故障率的8O%以上。1.液压元件中的间隙一般很小,污染油液中的固体颗粒会磨损系统中的泵类、马达、阀类,元件中所有相对运动的滑动表面,如齿轮泵中齿轮端面和侧面、齿顶和壳体;叶片泵中的叶片和叶片槽,柱塞泵中的柱塞与缸孔、缸体和配流盘,阀类元件的阀芯与阀体等,造成内泄漏增大。被磨损元件的磨损颗粒又进入液压循环系统中,形成恶性循环;2.加速密封性磨损,造成系统漏油;3.污染物中的较大颗粒,会卡死阀芯等活动件,将阻尼孔、节流孔堵塞,从而使阀类的性能变坏或动作失灵引起系统故障。炮烟中的有害气体进入液压系统,使油液发生化学变化产生胶凝状物质,加速油液的氧化变质,或直接离蚀油箱管路等金属元件。混入油液中的气体产生气蚀,引起系统噪声、振动爬行等。

  (三)淋水潮湿空气进入液压系统造成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中的测试结论:油液中含有0.002%的清水污染物就会引起轴承寿命降低48%左右;如果达到6%的污染,则会引起轴承寿命降低83%左右;水对液压系统的危害往往会加剧液压油的乳化变质,产生絮状乳化物,堵塞阻尼孔或节流孔。

  三、控制危害的相关措施
  (一)选择适当液压油

  液压设备出现故障,有很多就是由于液压油选择不当造成的,选择液压油时要考虑的事项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使用条件选用合适的粘度。因为油的粘度过高时,液压油通过系统管路和液压元件的阻力增加,使系统内的压力损失增大,造成功率损失增加,温度上升,动作不平稳、液压泵吸油困难和出现噪声等先兆。当液压油粘度过低时,液压系统内外泄漏增大,油温上升。相互滑动部分的油膜强度低,易引起磨损加剧,液压系统压力下降,工作精度降低。在选择合适粘度液压油的同时,也要根据液压设备的具体工作环境和系统工作、压力、流量特点选择好液压油的粘度指数、消泡性、抗氧化性和抗磨性能。

  (二)控制液压系统油温

  冷却器是控制系统油温度过高的重要手段。液压设备,牙轮钻和探矿钻机虽然很多都是移动设备,但工作时是固定的。工艺生产中需用水或高压风冲孔和冷却钻头,在这些设备油箱中安装水冷却管道控制油温。铲运机是移动工作设备,液压系统配有风冷装置,但是在生产中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连续运行3h,油温上升到80℃以上,而且噪声、振动很大。当时解决的方法就是停机等待自然冷却。经过对其系统装置分析,其静液压轴向柱塞变量泵流量为6OL/min,输出油口高压胶管Dg19mm适合系统要求。可是泵输出高压胶管接头通径Dg12mm。很显然,胶管节头在系统中成了节流孔,是铲运机产生噪声振动和油温升高怕症结所在。将通径Dg19mm的高压胶管改为通径Dg25mm。高压胶管,管接头通径相应改为Dg19mm。实际使用改造后系统噪声振动明显减少,设备运行4h油温可控制在55℃以内,基本满足了铲运机连续生产油温不超标的要求。

  (三)加强液压设备的维修

  维修液压设备更换系统元件是炮烟粉尘进入系统的直接途径,因此须加强维修管理:1.安装精密的空气滤清器;2.安装入孔清理油箱时,先将入孔及油箱外侧和使用的工具清洗干净,拧下的入孔密封件要清理干净后再安装;3.液压元件在运输过程中一定将管路接头、元件进出油口、泄油孔用干净纱布或密封塞堵好。安装前要重新检查清理,确认无污染物后再安装;4.制作清洗和实验泵站。泵站设置的两个油箱容积都要在500L以上。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