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造价中的预算问题探究 论文下载

市政工程造价中的预算问题是市政工程价值通过货币的形式来表现的,它反映的是市政工程施工活动全部过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费用总和。预算是市政工程企业阶段性的投资活动中的组成部分,是对投资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工程造价的管理活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预先制定好的造价预算常与实践发生偏差,实际费用远远大于预算的现象常常发生,不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一、预算问题产生的原因
1.不合理的预算编制体系
  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繁杂且需谨慎进行的,是与经济和技术挂钩的系统核算工作。目前,大部分的市政工程未能建立起有效的预算编制体系,使得预算编制存在着多处不合理现象,如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工程定额进行有效科学的换算,导致工程总体的实际支出的预算和市政工程初期的预算不一致;进行工程预算编制活动过程中,忽略合理有效预算工程采用新的材料、结构技术等,对工程的预算编制造成影响。
  2.不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
   


完善的管理体制是有序展开各项活动的基础,市政工程进行造价预算活动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做后盾保障,只有强有力的审计工作才能保障工程造价预算编制活动有效展开。目前,仍有部分市政工程的施工单位缺乏对预算活动的有效管理,导致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和实际预算的结果出现严重脱节,对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进度和造价产生不良影响。
3.不重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
  预算管理在工程造价的设计阶段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由于市政工程管理人员忽视对工程造价阶段的控制和管理,使得工程实施的造价常常会和预期的预算控制发生偏差。加上市政工程施工阶段施工地点的变化、施工人员的变更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施工阶段对造价管理的难度;另外,部分工程忽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只是简单和形式化地设计控制内容,导致工程造价缺乏全面化的管理。
  
二、  

解决市政工程造价中预算问题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
   

建立工程造价中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应做好如下工作:第一,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际的情况进行充分掌握,预算编制准备阶段,应收集地形测量方案图、施工总方案图纸、和工程勘察结果报告等资料,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勘查,了解施工环境,对项目施工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现行市政工程的预算定额和取费标准,对工程材料和工程量进行统一计算。第二,了解施工图纸,准确计算出市政工程量和套用定额的单价。进行预算编制时应了解施工图纸设计者的主要目的,对图纸进行审核,制定预算编制的细化分项,计算对应的施工工程量,熟练采取套用单价,防止错套和错误计算等过失的发生。第三,客观科学分析价格,保留合理差价空间。市政工程施工全程用到的施工设备和材料种类繁多且价格多样,施工设备材料的总费用在造价结构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造价人员和预算编制人员应严格把握所需设备和材料的规格、价格与性能等内容;此外,应建立市政工程造价的差额预测体系,根据市场的变化信息对工程造价中的预算指标做出客观的预测,以控制好差价的范围。
2.加强对预算的控制
  

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加强对预算编制的控制主要针对施工设计图纸的审核,审核其经济性和合理性和可行性,一旦发现错误,应及时给予纠正,以免后期由于设计图纸的变更增加造价费用。市政工程的施工阶段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程,该阶段加强对预算编制的控制要求,预算人员严格控制和落实造价预算合同的每项内容,做好现场的签证工作;严格控制原合同的各项费用均在计划范围之内,如若出现透支现象,应及时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审批和管理,防止项目变更带来的损失。
3.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市政工程造价中的预算管理是一项具备政策性和专业性为一体的综合工作,要求预算管理相关人员掌握综合各个学科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除了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外,他们还常常需要深入工程一线现场,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有效的预算管理控制规则离不开高素质的人员队伍。
三、结论
  工程造价在市政工程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算工作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全程所耗费的成本费用总和进行预测估算,而在实际的市政工程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工程造价远远大于预算的现象。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和预算人员应秉承严谨的工作态度,综合主客观因素,运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