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逐步向做大、做强方面发展。煤矿企业的产能升级
、开采深度增加
,原来没有突出危险的,现在有突出危险了。因此有效的开展对“综合防突措施”的分析很有必要。
二、剖析
所谓综合防突措施其实就是防突过程的四个步骤。即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
“四位一体”
。任何单行措施后就生产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剖析如下:
(一)突出危险性预测剖析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根据煤层瓦斯参数结合瓦斯地质分析法。
在实际应用中若有实际统计资料应按实际统计资料预测,没有的就按实测的瓦斯参数预测。
矿井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划定的预测区域可以根据煤层瓦斯压力(P)进行预测
。如果没有或缺少煤层瓦斯压力资料,也可以根据煤层瓦斯含量W进行预测。预测所依据的临界值应根据实验考察确定,在确定前可暂按表1预测。全部指标均达到或者超过表1所列的临界值的,确定为突出区域。
表1根据煤层瓦斯压力或瓦斯含量进行区域预测的临界值
瓦斯压力P(MPa)
瓦斯含量W(m3/t)
区域类别
<0.74
<8
无突出危险区
除上述情况以外的其它情况
突出危险区
石门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可采用综合指标法。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在突出预测上都应注意以下事项:(1)预测类型;是区域预测或是工作面预测;(2)各参数的来源途径及准确性;(3)预测所划分出的不同危险区域的可变性;
(4)管理过程的严格性。
三、防突措施剖析
防突措施分为区域措施和局部措施两种,不管哪一种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相互结合取长补短,这里就结合矿井实际剖析一下开采保护层和瓦斯抽放。
(一)开采保护层
开采保护层就是在矿井开采的煤层群中,选出无突出危险的煤层或突出性弱的煤层作为首选保护层,在他开采的过程中使被保护层受到采动影响从而使突出危险解除。
在采取这种措施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保护层作用有效范围的圈定
(1)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有效垂距。矿井范围内的倾斜煤层,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的《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最大保护垂距》提供的数据,最大保护垂距必须小于100m。
(2)沿走向的保护范围。正在开采的保护层工作面,必须超前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层间垂距的3倍,并不得小于100m。矿井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根据煤层的实际采、止线位置和煤层与煤层的实际层间距划定有效保护范围,并进行验证。
(3)沿倾斜的保护范围。保护层沿倾斜的保护范围,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的《
保护层沿倾斜的卸压角》提供的数据,确定上卸压角和下卸压角。
2.开采保护层的几个技术问题
(1)主要运输大巷、总回风巷必须布置在岩层中;
(2)揭穿突出煤层的地点尽可能避开地质构造破坏带;
(3)必须进行瓦斯综合抽放;
(4)开采保护层时,采空区内不得留有煤(岩)柱。
(二)抽煤层瓦斯剖析
瓦斯抽放的方法有很多,如区域预抽、本煤层预抽、采空区抽放、石门揭煤预抽等。但不管是那种方法都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抽放范围的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的相关规定,严格控制抽放范围。
2.抽放半径的选取
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实测积累的有效抽采半径,也可以根据邻矿经验选取有效抽采半径从而确定合理的布孔参数。
3.终孔间距的确定
抽放钻孔的终孔间距的确定应根据抽放半径确定,
即根据钻孔抽放范围组成的相切圆的圆心组成的四边形的对角线值确定。对角线值必须小于抽放直径才能有效控制抽放范围不留死角。
四、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剖析
任何防突措施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是有效的,当条件变化时(如遇构造)就可能无效。
因此,必须对防突措施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以便事先确定防突措施的各项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要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原则上所有突出危险预测方法都适用于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不管哪种方法都必须注意:(1)检验测试点数量和位置的确定必须严格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