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亏平衡分析法在热电联产企业财务决策中的应用 论文下载

一、盈亏平衡分析原理
  (一)基本理论
  盈亏平衡分析也叫做量本利分析法,基于边际成本法,是数量(产量或销售量)


—成本—利润分析的简称,又称损益平衡分析、保本分析等,用来研究成本、产销量和利润三者的相互关系和相关程度,对所涉及的销售价格、固定费用、变动费用和产量等变量进行分析,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有关目标利润、目标单位成本、目标销售量(或产量)等方面的决策依据。
  (二)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即对应企业相应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下,目标利润为零时的销量(或产量)。当企业在盈亏平衡点时有下面公式:
  销售收入=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三)原理分析
  从盈亏平衡点公式可以看出,只有销售收入达到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保本点)时,企业才能收回投入并得以长期维持发展,只有在高于保本点时,企业才能盈利,当收入高于其变动成本但低于总成本时,此时边际利润虽为正值但不能全部弥补固定成本,此时仅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当价格低于其单位变动成本时,边际利润为负值,此时生产越多,则亏损越多,企业应停止生产。
  二、应用盈亏平衡法分析某发电企业的经营状况
  (一)某发电企业基本情况
  某发电企业装机为两台330MW国产亚临界抽汽供热燃煤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和配套热网工程。工程概算总投资27.85亿元,企业销售产品为电力和热力,年设计发电量35亿千瓦时,售热量为535万吉焦。201×年发电量为29.7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28.05亿千瓦时,售热量为210万吉焦;上网电价执行地区脱硫标杆电价,供热价格为物价部门核定的热价。
  (二)发电企业盈亏平衡分析公式
  对于发电企业来讲,按照盈亏平衡分析理论和方法,其主要分析公式如下:
  利润=上网电量×上网电价(不含税)-上网电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发电企业的保本售电量模式可简化为(利润为零):
  固定成本
  电厂保本电量=

——————————-
  上网电价(不含税)-单位变动成本
  (三)企业201×年电力和热力业务的盈亏平衡分析
  1.计算盈亏平衡点
  火力发电企业的成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部分。
  (1)变动成本是指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对火力发电企业来说主要包括燃料费、水费、排污费、消耗性材料费(包括化学药品、脱硫石灰石粉、脱硝氨水)等。这些项目发生金额的多少和机组的发电量成正比,是影响利润水平的关键因素。计算该企业发电单位变动成本为175.45元/兆瓦时,供热单位变动成本为29元/吉焦。
  (2)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保持不变的成本,对发电企业来说就是指与发电量(供热量)无直接关系,为组织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及产品销售所发生的费用。发电企业固定成本包括维护材料费、职工薪酬、修理费、折旧费、其他费用等。另外企业财务费用、税金及附加也可视作固定成本处理。该企业年发电固定成本为43803万元,年供热固定成本为4173万元。
  (3)盈亏平衡点:经计算保本售电量为32.5亿千瓦时。由于供热价格(不含税)比供热单位变动成本低5.08元/吉焦,无边际利润,故供热越多亏损越多,无盈亏平衡点。
  2.经营情况分析
  该企业年度电力利润为-6018万元,热力利润为-3812万元,产生严重亏损。通过盈亏分析计算:
  发电(供热)单位边际利润=电(热)价(不含税)-发电(供热)单位变动成本
  该企业发电单位边际利润为134.8元/兆瓦时,说明电价高于发电单位变动成本,即每增发1兆瓦时电量可增加利润134.8元。电力利润亏损的原因是:实际售电量为28.05亿千瓦时,远低于盈亏平衡点对应的32.5亿千瓦时临界售电量,因此发电边际利润不足以弥补发电固定成本,造成亏损。
  供热单位边际利润为-5.08元/吉焦,说明热价低于供热单位变动成本,即:每增供1吉焦热量增亏5.08元。供热利润亏损额为供热边际利润亏损额与供热固定成本之和。
  3.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分析
  从盈亏平衡公式可以看出,影响该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可归结为“两低两高”,即发电量和热价低,燃料成本和财务费用高。
  (1)发电量不足。在发电边际利润为正数的情况下,发电量越少影响销售收入减少,导致利润减少。201×年该企业发电负荷率为61.9%,主要是受到电网电力需求降低,影响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偏低。
  (2)热价明显偏低。受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承受影响,热价不能按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执行,热价明显低于供热单位成本,且低于单位变动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