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君: 有人说,读研就像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城
其实,“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才是研究生生活的真实写照, 个中冷暖只有读过的人自己最清楚,别人的建议和分享只能是生活中的调料
往事随风,那些年考研的日子早已随风远去,但努力坚持的信念仍然会让自己感动到潸然泪下
今天的推文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个女孩考研和读研的时光
来源:一只森女 1 前几天,回了趟外婆家
路上遇见了一个婶婶,她满眼疼惜问我怎么比过年的时候瘦了那么多
我开玩笑的说看书看的,婶婶回了一句:你书瘾真重
回来后,这句话一直在脑海中盘旋
我听过烟瘾、酒瘾、毒瘾,唯独第一次听到书瘾
我字面上理解便是一天不读书生活就不能继续,不仅陷入沉思
读研这一年,看的书不多,读懂的书更不多
心却变得更累,想的东西太多,负荷太多
现在的状态读再多的鸡汤也无能无力,依旧恐慌,依旧不确定,依旧迷茫
2 今天,专硕一位明年将要毕业的妹子,和我埋怨不知不觉一年浑浑噩噩的过去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学会,什么也没有改变
她们羡慕我还有2年的时光可以利用,我羡慕她们终于可以熬过寒窗苦读
说寒窗苦读有点过了,毕竟现在生活条件远远好于从前
就像是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城
其中冷暖也只有自己知道,别人的建议和分享就当是生活中的调料
我听过好几个朋友抱怨早知道考个专硕,读个两年就出来工作
好像大家都和我一样,当时考研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或者是不满于一张本科的文凭
我在读研后好几个月才发现,都没有想明白考研的初衷是什么
现在想来,于我而言是为了弥补当年年少无知不去复读,上个大家都不知道的学校的后果
不过,我这个人只有一点好,自己决定的事情便会全力以赴,不论过程多艰难,我仍旧能坚持
现在回想,那段坚不可摧的岁月,真的正能量励志到爆棚
真的很感谢陪我走过那些岁月的人,包容我因为压力太大而表现出的坏脾气
从大三暑假一开始准备考研,到结束,整整4个月,每天都是图书馆四楼靠窗却面对书架的位置,一点也没觉得枯燥,每天过的很充实
坐在我旁边有对小情侣也是考研的,坐在我对面是个二战的学长,坐在某个斜对面是至今还关系特别好的学霸,还有一个相依为命的纳里
突然觉得那时候好幸福,有人陪,除了一点恐慌,其他杂念都不复存在
4个月时间的紧迫,所有的生活习惯都被压缩
头发没时间洗,衣服没时间洗,面膜没时间做,床都没时间整理
那么喜欢逛吃买衣服的自己,那4个月只逛过一次街,没买过一件衣服
就靠妈妈帮买的一件橙色的羽绒服度过了一个冬天,当我回家把那件羽绒服给我妈妈洗的时候,好像是用洗衣液泡了半天再洗了半天才洗干净
幸好,你们不是那个时间认识我,不然你们肯定不愿意和我做朋友
那时候,最好的闺蜜都被考研搁置,她怕打扰我复习,我也没有太多心思去关心她实习过的好不好
早上雷打不动的6点20起床,晚上开个小灯也要奋斗到00点30
当然,自己沉浸在各种理论、英语单词、政治中,却忽略了室友的睡眠
同考研的另外一只,完全我们都是同步的
中间一段时间,好闺蜜特别委屈的跟我说,自从你准备考研,我们好久都没一起吃过饭,聊过天了
那时才惊醒,在她失落无助的时候,我没有陪她
她说那段实习的时间,找工作的烦躁
压力大到,一个人跑到图书馆外面花津湖边,哭了好久之后自己平复调整
幸好我们都能相互理解,没有各自抱怨
现在依旧好的不像话,经常联系经常吐槽
3 那四个月,就是没有一点杂念,全世界都为考研奋斗
结识的一帮研友,虽然考的都是不同的学校,也都是只有一个目标
你们每天相互鼓励相互打气,就算考完试你们现在依旧关系很好,因为你们相互陪伴走过了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
她见过你蓬头垢面,寒冷的冬天穿的像个大熊,一件衣服穿一个星期的邋遢岁月
你见过她无助失落,压力大到失眠落泪都没有放弃的样子
读研之后,你们在不同的学校却依旧能够笑靥如花,时不时的拿出那段时间的丑照相互嫌弃
我突然觉得自己固执到可怕,好胜心也强到可怕
之后,他们都要劝我不要考了,怕我想不开把神经搞坏了
现在想起来,真是不懂事,估计那时的父母每天也是提心吊胆的过着的
我最怕的就是英语,但是考研却必须要考英语
这绝对是心魔,自从初中换了一位英语老师,因为课文没背掉,中午被留在学校背书,不能回家吃饭之后,我就开始厌恶
当然直接后果就是两次升学考试都跌在了英语上,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后,几乎备考期间,我也是把英语放在第一位,花时间最多的也是英语
这时候要有短板,就是致命的伤害
背单词、背作文、背阅读理解,基础差的就是没有一点捷径可以走,因为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真的是一点灵感都没有
到考研那天下午,考完英语,心里还是像蒙了一层纱,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考的怎么样,都是听天由命
还有就是考完试,从来不想对答案的死性格,导致我在等分数线的那段日子,一直拿着在寺庙里求来的平安符,在心里默默祈祷,像极了虔诚的信徒
有时候在想是不是自己的诚心感动了神灵,这次终于跨过了英语的门槛
看到英语64分时,没有人知道那种绝望处希望重生的感觉
我真的不和一般的女生一样,英语特别好,我就是偏爱数学和语文
但是现在才知道,英语比什么都重要,也必须要捡起来,作为终身学习的语言
而数学和语文都只能当做兴趣,就像在无数本学术著作没读懂之前,我依旧会读张爱玲、沈从文、周国平这些被之前和现在都看作杂书的著作
4 那段备考期间,一个学姐说你们好好珍惜备考期间的生活,以后你会怀念的
我现在也是真真切切的能体会这句话,认同感蹭蹭的上升
读研之后才发现,才明白原来考研与读研是两件事
考上了研究生,能不能顺利的蜕变成一个合格的硕士研究生根本就不是自己想像的那样
一年的时间,明白的也不是一点两点
毕竟没有踏进社会,思想或者思维模式都是校园的路径,考虑事情也都是单纯的让人觉得幼稚
读研与做学术又是两件不相关的事,读研与看书又是不相同的事
有段时间,我特别害怕别人问我现在在干嘛,觉得自己这个年龄还在学校,有点难以启齿
又害怕跟别人说自己是研究生,但是举止投足或者自己的能力,根本配不上硕士的头衔,就是深深的负重感压在心头
之后,慢慢调整,也就没有想特别多
以下的感受,与大家共勉: 无论做什么事,兴趣很重要
读研的期间,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领域,然后为之奋斗,这样三年过下去才不会觉得累
可能有人会觉得在这样的生活节奏下,谈兴趣都是奢侈
但是,对一个不感兴趣的事物,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你能坚持下去嘛? 很多人一开始选择考研,也只是为了一个文凭,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一头扎进来后,觉得苦不堪言
我很羡慕那些能够把兴趣发展成为事业的人,当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但是,我们知道那样的人必定是少数
虽然,我们不能把兴趣发展成事业,但也一定要培养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兴趣
就像刚进来读研,选了一个自己喜欢或者崇拜的导师
一开始,见导师大家都会虔诚的表明,自己多么热爱多么感兴趣老师的哪一方面的研究
但是是不是真心喜欢,我也不知道
因为不止一个同学和我说,早知道选另外一个老师了
这已经不能改变,现在如果你不排斥,那就选择慢慢靠近,毕竟毕业论文是个实力活也是个功夫活,不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怎么对的起三年时光
既来之,则安之
三年学硕,两年专硕
学硕还有两年时间,专硕还有一年时间
学硕的羡慕专硕马上就要毕业走出社会,专硕的羡慕学硕还有两年校园时光
可能别人的都是好的,都是让我们来羡慕的
羡慕归羡慕,生活还的继续
不论两年或者三年,把自己充实了就是好的
至少让自己觉得,比当初刚进来时,收获了点什么
就算你没发表几篇论文,但你找到了一个愿意陪你一辈子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也是一种收获
之前,听过也看过好多人说:既来之,则安之
我所理解的便是既然已经进来了,就说明你有一点点的天赋
就算是侥幸从几百人中冲进来,那也是机缘不是嘛? 所以,既然选择了读研,便不顾风雨兼程,该看的书还是要看,该写的论文还是要写
把眼下的作业完成,把没看完的书看完
何必为了那些可能不会出现的担忧,自找烦恼
当然,我们都一样,我也是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觉得时间不够用,觉得自己荒废了好多,觉得看不到未来,觉得自己一点都没读懂书中一二
调整一下,继续未完成的事,就是把生活过的最有意义
有自己的计划,并为之奋斗
读了这么多年书,等到我们毕业都二十五六岁了
如果你一点点都没有思考过以后,或者没有准确的认识自己适合做什么,那这么多年的书,也是白看了
当然,不能排除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二代们,他们不用考虑,因为已经有人安排好了,他们的生活就是喘着气活下去就可以了
其实,我以为读书最大的作用,不是考试,不是升官发财
而是让我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培养缜密的逻辑思维
就我而言,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可能不适合做销售,因为自己嘴笨,又不会拍马屁,谁会过来买一个寡言人的东西
我只适合做一点安逸的工作,几度也想过回小城,应聘个中学老师,现世安稳的过上一辈子
当然,这都是我喜欢的事情,就只想过安逸的生活,不放弃自己的小兴趣
所以小规划很重要,至少有备无患,不会让自己在毕业的时候,手足无措
不要因为恋爱而恋爱,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读研的我们大多都22岁或者23岁了,或者更大
在父母眼里,在亲戚眼里,在那些结婚的同学眼里,我们都足够大了,到了应该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是,这些都是缘分使然,并不是一天两会就能等来的
在断断续续结束一段感情后,更是感同身受
找不到那个真心能待你的人,中间经历的再多都是浪费,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看一本书,多写一篇论文
虽然,都不再年轻,我们必须要考虑
但是将就不是一个能让人持之以恒的事
谁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没遇见过几个渣女渣男
这些都是教会我们下次的遇见,如何更好的去表达自己
当然,要是读研期间能遇到一个让你动心,由对你很特别的姑娘或者小伙子,也要抓住机会,不然是会后悔的
我们听多了那些,离开了校园就再也遇不见单纯的爱情了
但是,那些在校园里没找到爱情的人,是否都一辈子单身了,不见得
我还是相信缘分这个东西,只是时间迟早而已
不要因为这个时间那个人刚好你不讨厌,又相互不排斥,就将就了,新鲜劲过去了,维持一段你看不到以后的感情,真的很累
维系老朋友,适当的结交新朋友
三年足以毁灭一段感情,三年也足以开始一段感情
那些曾经你说要过命的兄弟,你说要照顾一辈子的女生,现在他们还在身边吗? 可能是年龄问题,越来不太喜欢,也没有太对经历去结交新朋友
读研很忙,工作很忙
但是老朋友还是需要不断的维系,我一直觉得闺蜜朋友都是在生命中举足轻重的人,他们对我很重要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相同的感受,心情不好,你会找爸妈出去撸串吗? 应该不会吧,有个一两个知心朋友,他们懂你的好与不好,你不说太多,他=她就知道你哪里烦恼,真的比恋人和亲人来的实在
这世上,所有的感情都需要经营,无论爱情还是友情,只有多联系,多交流才不会断了想念
这样下来也放松了自己,也加固了感情
不要因为自己的忙碌或者爱情,把友情搁置了,这样不值得
所以,要是你还有精力再认识新朋友,也不要忘记老朋友
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
读研三年,就是让自己不断提升的过程
优秀的人从来都不愁没有更好的以后,还是那句土的掉渣的话: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但是有它的道理,话糙理不糙
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
三年都足以改变一个人,不要觉得无所谓
就像女孩子,都二十几岁了,还是一点也不在乎自己的仪表,你自己都不在乎,谁还愿意花心思来研究你
这就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你内在多美,也要先在仪表上吸引到别人,才会有机会了解到你的内在
我说的注重下仪表穿着妆容,不是说要名牌加身或者变得网红脸
主要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充分的了解自己才能让自己变的足够好
就像你知道自己个子矮就不要穿长裙,你知道自己小腿粗就不要想着穿超短裙,你知道自己胳膊粗就不要想着穿无袖衫
这些都是在不断的尝试积累中认清自己,你只有穿了长裙试了超短裙,才会知道自己不合适
所以,趁你还年轻还有时间,找到自己的小缺点
这样,不至于等你出了社会,到了30岁别人还嘲笑你衣品不够好
不论什么方面,我一直坚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读研的过程,真是一段漫长的心理蜕变过程
过好了自己就好了,当然不会希望以后再回想起来还是懵懵懂懂的,那就是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幼稚了
愿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不会像我一样有一点点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