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部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环境的多变性、内容的广泛性、目标的多样性等方面的特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对企业财务内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中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企业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的环境,采取有力的措施,不断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适应市场经济变革的需要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迅速,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推动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我国市场经济随之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和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应对市场经济变革,加强市场分析,更好地帮助企业规避各类金融风险,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对于任何企业来讲,内部财务管理均占据重要的地位。第一,它是企业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企业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如果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出现了问题,最终会影响企业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二,它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企业管理的所有环节均涉及财务问题。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且多以民间企业为主。这类企业的财务管理相对来讲比较混乱。这种情况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如责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等,而这种情况又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理念落后,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人员素质不高
我国部分企业中,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一般都只有大中专文凭,这些人员的财务往往缺乏管理实践,理论知识不足,不能胜任企业财务管理的各项工作。此外,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较多,管理人员大多是按照固有的模式来管理,缺乏良好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因而降低了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三)财务风险抵抗能力缺乏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会越来越多。但是,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大多采用单线控制(即直接由老板来控制),没有广泛听取各个部门人员的意见。此外,在多变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些企业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没有综合考察市场情况,就将资金投入市场,给企业造成严重的风险,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为企业的经营提供重要的财务保障。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理念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企业要想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要转变财务管理理念。这就要求企业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摒弃短期的、局部的利益,善于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从而将企业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促进企业的稳定、长期发展。
(二)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财务人员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高低。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企业加强财务人员素质能力的培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职业道德素质培训。通过职业道德培训,让财务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不断提升他们的责任心,认真对待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第二,业务能力培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定期考核,并且将考核成绩同奖金挂钩,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加强学习。
(三)提升财务抗风险能力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必须要进一步提升财务抗风险能力,从而保障企业的资金安全,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体系建设,使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制度得以完善,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符合规范,避免因经营不规范造成的财务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务的抗风险能力。
2.加强企业的投资管理
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投资活动引起。因此,要想提高财务的抗风险能力,还要加强企业的投资管理。一方面,企业要多采用对内投资的决策,比如招揽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定期过期更新设备等;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