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各国间的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随着各国间的跨国贸易的发展,物流业得到了迅猛增长,于此同时,各行各业对于物流英语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也逐年增加,这就使得以往的单一型人才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市场竞争所提出的要求。因此,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场所的高校而言,对物流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对物流英语的市场需求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这不仅有助于高校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还有助于人才自身的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物流英语的内涵
物流英语,从其本质上讲,是属于商务英语类别的,它包含了与物流活动有关的英语内容,如物流专业词汇、物流业务文件语言等等。对于物流英语人才而言,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还要求具备丰富的物流业务词汇量,此外,物流英语人才还要求能够依据物流业务的专业性,进行专业的翻译、写作、听说等规范性工作。
二、物流英语的主要特点
1.词句构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词句构成上,物流英语常常是专业性很强的词汇、术语和缩略词。这些词语不仅仅涵盖了物流领域,更广泛地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各国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专业词句。
2.词语、句子简短明确。物流英语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词语选用和句子组成时的简短性和高效性,因此,物流英语常常使用缩略词来表达意图。如VC表示风险投资;OEM表示原始设备,制造商;D/A表示承兑交单等等。
3.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物流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兴领域,因此物流英语作为一门特殊学科,也同样随着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发展而不断创新。各类新思路、新概念、新词语每天都会在物流英语中被创造出来,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三、物流英语的市场需求分析
当前,物流领域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发展,所带来的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因此对物流英语的市场需求进行和科学的分析,将有助于高校和用人单位更加合理的培养和引进人才。
1.从社会实际需求来分析。在当前的物流行业中,许多企业越来越看重员工的英语专业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对于企业中的技术型员工,对他们的英语专业性掌握程度越来越重视。在物流企业中,特别是一些从事国际货物运输的企业中,员工的英语能力往往与其职位、工资构成一定的影响关系。
2.从高校培养模式分析。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也应当随社会的发展而进行调整。然而,目前许多高校中,在物流英语教学方面,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问题,这就导致了所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走入工作岗位后出现动手能力差的现实问题,这是与企业的用人要求所不匹配的,因此,就导致了企业用人需求不断提高,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恶性循环。所以,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毕业生在未来的就业状况和水平,由此,高校应当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
3.从人才自身情况分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要落到人才的竞争上。然而,如上文所述,由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导致了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切实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物流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也十分有限,加之缺乏必要的实习环节和实训环节作为过渡,由此多方因素导致了人才数量多,质量水平低的困境。此外,许多毕业生存在着读写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差的情况,这与物流企业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久而久之就加剧了人才市场的供应难以满足需求的问题。
四、物流英语人才培养思考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物流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这也使得高级技能型物流英语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更加地广泛。就目前现实情况而言,通过高校切实提高物流英语专业人才素质,使之适应市场需求,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与发展十分必要。
对于高校而言,要立足于市场需求,以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为落脚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双管齐下,只有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要求,进而在生产和服务领域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应以培养物流专业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并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基础英语教学,并通过开设的公共外语课完成。主要培养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掌握基础语法,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应加强师资力量,采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注意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