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系统 论文下载

随着世界企业物流国际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物流信息化变得尤为重要。现代物流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满足客户要求,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当今互联网发展迅猛,近几年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开展信息化的意识不断增强,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信息资源的传递及共享功能解决了企业的许多问题。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逐步具有信息化的特性,大体表现为:第一,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是管理模式,信息化的技术只是提供高效的服务;第二,信息化应用有广泛性,实现了企业运行的灵活性;第三,信息化具有动态性,适应了市场变化的需求;第四,经济效益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那么为什么中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一直处于止步不前的状态呢,造成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物流涉及的范围复杂,市场多变,客户群分散,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第二,企业建设物流信息化耗费资金巨大,限制了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第三,城市污染的压力;国家加大了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工作,而物流企业对道路、环境及能源都有一定的损害,各个物流企业地理位置分散,增加了城市车流量,并对城市的污染也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第四,企业与企业之间资源信息整合难,因为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的经营模式不同、业务流程不同、管理机制不同。
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发展,企业的发展空间、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近年来也转向了电子商务来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企业信息化基本向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1、企业的自动控制管理,实体业务结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安全的、可靠的、灵活的、面向服务的管理模式。
2、逐渐从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企业之间的信息化建设,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
3、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发展信息化平台,建立起具有企业个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4、全球网络一体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网络的发展,为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正在朝着全球企业信息化资源的共享的方向发展。
5、信息化技术结合管理方式,企业现在都在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生产运作。
那么建设怎样的信息化管理能够解决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使企业能够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实现企业之间及客户之间的信息共享功能,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应该把满足客户需求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改造物流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针对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1、企业必须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即整体性、适用性、先进性、规范性、开放性、安全性和灵活性。
2、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合理建设信息化系统平台。合理选择简单使用并且较成熟的软件,或者自行开发信息化系统平台,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生产、采购、库存、销售、财务等进行统一管理,目标是实现业务领域的协同性;
3、制定先进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策略,例如BSP法。企业在建设信息系统时需要强调从全局考虑整个业务的流程,保证功能及数据的整体性。对于数据也必须保证一致性和传递的畅通性。环境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提高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浪费。BSP法可以使信息系统对环境变化具有适用性。
4、中小物流企业走国际化的道路,必须发展两业联动的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把采购商、承运人、海关、金融服务等机构通过这个平台来交换数据完成物流服务。
5、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在信息化系统中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子系统极大的挖掘了市场潜在的客户群。企业各个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应该提供完备的网上交易、网上查询和客户服务功能。利用电子商务可以发布运输时刻、运输费用、仓库储位等物流信息,查看企业的满意度,发布在线下单、在线询价等信息,促进物流客户之间的信息有效沟通,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
6、企业资源计划(ERP)对于大型及中型企业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统筹管理,降低复杂性。但是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如果管理人员已经有了自己的管理模式,这种投资就不划算了。ERP系统是企业管理软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可以对企业的所有资源进行全面的管理。
如何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效,是信息化建设者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然而即使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好企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压力巨大,但是只要企业抓住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企业资金,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希望本文可以对中国的物流企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