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网规模的持续扩大,信息化建设为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平台。在企业的市场开拓中,营销部门是企业部门的核心,实现电力营销信息化,是现代电力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为了更好开展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就必须正视目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指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本文即对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究。
一、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电力行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同时也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则必须全面整合企业的现有资源,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电力营销信息化,提高营销服务的质量,真正做到让客户满意。
在当代社会中,信息资源是三大支柱性资源之一,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将信息化贯穿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技术开发、营销和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涵盖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电力营销等在内的综合应用信息系统,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收益[1]。经过努力,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一是统一加强了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电力营销业务成为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营销服务理念也逐步向“大市场、大营销、大服务”理念转变。
但是,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笔者分析目前的实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初期,电力企业对电力营销信息化的概念很陌生,未能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而且存在硬软件投资不平衡、示范工程较多等问题。
另外,在不同时期,为了满足业务需要,电网企业开展了大量的信息化系统建设,形成了目前多种营销业务系统同时存在的现状,由于缺乏合理规划、数据整合,导致各个系统之间信息系统不畅、业务开展困难,造成大量信息孤岛,无法有效发挥系统的优势。
(二)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落后
与传统的电力营销模式项目,电力营销信息化的优势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信息处理的统一化与标准化上。但是由于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在相关标准与营销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无法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目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制机制等,均无法适应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发展。
此外,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传统业务流程繁杂,信息及资金滞留时间过长,无法及时共享信息,对企业管理决策的支持力度不够。
(三)软件投入较小
在上文中笔者已经指出,目前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由于这一问题衍生出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软硬件投入比例的严重失调。在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软件的投入过少,而对硬件的投资过多。在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虽然存在多种系统,但是缺少系统管理软件,无法为电力营销系统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导致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未能及时对营销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缺乏既精通营销,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导致信息化建设的水平不高,直接对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成效产生影响。
此外,由于硬件投入过大,但是疏于防范,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给系统的运行埋下了不小的安全隐患。
二、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进行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内部营销信息的共享,及时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反应,更好为客户提供服务,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由于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既需要先进的设备与技术,更需要积极转变营销服务理念,所以为了更好进行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工作:
(一)积极转变营销服务理念
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电力营销服务人员必须逐步树立“大市场、大营销、大服务”的利尿,围绕着营销目标开展工作,积极转变营销理念,立足本岗位实际,加强智能电网下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3]。
(二)合理调整营销体制,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
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采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与之相配套的是管理体制和服务理念。没有理念支撑的营销模式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积极转变营销服务理念,才能更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