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医院档案的信息来源和存储方式都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医院管理水平提升后,各个部门间联系的更加紧密,无论是医疗、科研、教学方面,还是行政管理、医疗设备方面的档案资料都被集中在医院的档案管理部门。档案的存储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形式,而是有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此外,医院档案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病人,且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因此,新时期对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
1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积极意义
档案中记录的有关各类型疾病症状、治疗过程、反应现象等可以为日后的医疗研究提供有效参考依据,为技术的开发和业务的拓展以及整个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创造力,进而推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2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具体途径
2.1
树立新型的档案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决定管理的行为和方式,因此,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主管医院的上层领导、部门应正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认清时代发展的形势和趋势,以“现代化”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人才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将档案管理工作向着现代化、信息化方向推进。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在制定长期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将其分解成几个阶段性的短期目标,逐个实现,最终完成大目标。
2.2
培养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
作为管理工作真正的实施者,档案管理人员在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可以说档案管理如果没有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作为支撑,就无法真正实现现代化。因此,医院在将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放在战略性位置的同时,要注重人才的培养,针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专业培训,以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使其了解现代化设备、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
2.3
购入现代化新设备
现代化技术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的设备,所以,在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技术的同时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资金投入,用于新设备、新系统、新技术的引进,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全面、系统的硬件保障。
其一,根据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统一购置一批性价比高的计算机,并使用统一的软件和系统。
其二,创建或购入专门存储、调用和处理档案信息的管理系统,更好地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可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查找和调用,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增加了档案保存所需空间。
2.4
加快纸质档案的电子化进程
传统的医院档案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和存储下来的,而且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开始时间不是很长,所以,纸质档案在当前医院的全部档案资料中仍然占据了很大比重。为跟上社会、科技的发展,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必须加快纸质档案资料的电子化,具体方式有:利用扫描仪扫描纸质文本档案或利用具有数字成像功能的仪器拍摄纸质文本档案,将其变成数字图像的形式。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一点,扫描装订纸质档案时,需要将其拆分开后再进行扫描处理,且扫描完成后还需要将其按照原来顺序装订回去,不仅工序繁琐,还很容易造成档案的丢失、破损和混乱。针对此种情况,可根据医院自身档案电子化工作量多少等实际情况适当采取外包形式。
2.5
做好电子文件的整理归档
在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医院的办公方式逐渐向着自动化、网络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文件的数量快速增加起来,有文字、表格这种文本形式,也有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因此,电子文件作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最关键的资源,必须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和规范来整理、归纳、编辑。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档案都应进行备份,一般都一式三份,分别用于查阅、异地保存和封存保管。
2.6
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方式
随着医院档案数量的日渐增多,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变得十分紧迫。因此,在将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向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要用变化的眼光,多角度看待问题,实行开放式的管理方式。
第一,以《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和《档案法》等有关法规和规范来创建新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或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和体系,并根据实施情况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便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具体化,并落实到实处。
第二,在明确档案重要性的基础上,及时、全面地了解档案需求变化,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