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广泛采用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是我国继政府采购、部门预算、预算外资金管理后,又一项重要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必须逐步建立并完善资金缴纳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单一账户体系的财政管理制度。
二、对国库集中支付的理解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所有预算单位需要购买商品或者支付劳务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财务管理、资金申请、审核拨付、对账、会计核算等财务内容均需要进行明确的规定,规范预算单位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
2、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现实意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变革是预算资金的拨付方式和程序的改变,即财政性资金由过去的层层分拨、分散支付的方式改变为通过国库集中拨付的方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财政部门和银行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对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行为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国库集中支付方式通过从预算编制、资金拨付、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提供者账户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
三、国库集中支付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影响
1、国库集中支付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1)支付方式高效便捷。事业单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于工资、购置固定资产以及原材料采购等财政资金的批复,不再通过财政通过主管部门划拨给预算单位,而是依据规定的程序通过国库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方式提供给收款人。预算单位收到的财政资金一方面表现为费用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收入的增加。财政资金的拨付方法变为根据不同的支出项目,将财政资金直接拨付的形式,并将用款的限额落实到预算单位在银行设立的零余额账户,预算单位通过零余额账户使用财政资金。
(2)业务程序简化透明。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不再单独设计过渡性账户,二是通过银行清算系统直接将收入缴纳入国库单一账户。财政支出则依据会计核算中心直接支付或授权预算单位支付,从而加强财政的监督和控制,增强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能力。授权支付方式要求预算单位的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单位的收入要直接进入专设的单一账户,并由预算单位审核。在审核无误的情况下,会计核算中心在对其办理各项财政业务。其核心是加强预算单位日常的会计集中核算,集中核算的独立性促进财政资金的宏观调控和监督力度。
(3)会计集中核算深度扩展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预算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向纵深方向扩展。会计核算中心根据预算编制以授权支付的方式提供财政资金,而支付中心在根据指示负责直接支付资金,降低资金审批拨付成本,简化流程,为预算单位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同时,促进预算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算向纵深方向扩展。
2、国库集中支付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1)提高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通过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方式,有利于预算单位改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协调财务管理的内容,调整财务管理制度和模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强化资金预算编制和管理,加强资金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减少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提高资金审批效率,减少资金拨付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预算单位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依据财政制度要求,制定相应的预算计划和选择适应的核算方式,有效地提高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2)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通过财政集中支付提高了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和收入的透明度,避免不合理支出现象的发生,有利于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理念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计划性和规范性,使得预算单位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控能力。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应遵循的原则,不断提高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同时编制好用款计划,改善用款审批流程,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人员管理职责,加重财务管理任务,提高财务管理成本。
(3)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建立在预算单位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基础上,实行对预算编制的审批和监控。合理的预算编制,对预算单位能否实行单位预期目标和资金使用分配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事业单位根据预算编制进行拨款或进行批复,科学审核项目资金用款计划,全面考虑资金的使用用途,做到统筹安排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