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工程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承包工程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和产生风险的原因
  1.承包工程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就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和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工程承包中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结构恶化,工程开展过程中负债比例较高,企业营运资金比较困难,费用性支出呈现超长增长的趋势;二是工程周期比较长,资金回收速度相对较慢,导致企业存在现金流失的风险;三是一些企业存在盲目投资的现象,投资效益低效,使企业陷入多元化陷阱;四是一些企业存在国际承包的工程,进而容易促使企业面临外汇的风险,不利于承包工程的高效开展。
  2.承包工程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上述风险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承包工程的开展和执行,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承包工程的特点决定的,也就是说相比其他工作承包工程是露天作业的,自然灾害或者季节原因造成的工程延期或者其他财务损失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承包工程项目都比较大,历时比较久,所谓夜长梦多,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财务风险也是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此外,承包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需原材料的价格是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革的,其造成的预算超支等财务问题也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承包工程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息沟通不畅、财务控制力度不够高、涉事人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不够高等问题的存在也是导致承包工程产生风险的内在原因。
  二、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
  由上述分析可知,承包工程财务风险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推进和企业的发展,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提高对承包工程财务风险的控制是十分关键和有效的。所以,掌握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存在加重了承包项目的财务风险。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企业的各项工作随意性和自由性比较大,而承包项目又是一个历时比较久,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的工作,如果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约束,就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使承包项目在筹资、投资、实施、管理、资金分配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风险,这样一来不仅耽误了承包项目的进度,而且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损失。
  反之,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能高效运行,那么其对承包项目的开展就起到了根本的保障作用。从内部控制机制的目标来看就是帮助企业有效地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就其实施情况来看,主要通过制度的完善和涉事人员行为的规范来提高承包项目财产和资金的安全性。所以,内部控制机制的高效开展对于承包项目风险的规避是十分有效的。
  三、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能力,规避财务风险的建议
  由上述对企业内部控制缺陷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内部控制能力的有效提高对于承包项目的高效开展是十分有利的。所以,笔者就如何提高公司内部控制能力,规避财务风险提出了以下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
  1.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控制水平
  企业财务管理和控制水平的提高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所以企业首先要加强对涉事人员的培养力度,使其财务管理能力、承包项目投融资能力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得以有效的提高;其次,要加强承包项目各个部门和涉事人员的沟通交流力度,可以建立ERP、OA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来实现时时、事事沟通,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经济犯罪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此外,要引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不断增加企业的内在力量。
  2.在企业内部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企业一定要针对不同的承包项目构建不同的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预警机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其能够以数据的形式在风险发生之前做出警报,能够提前告知承包工程面临的风险,并具有分析财务风险的功能,从而能够帮助财务人员发现承包项目中的潜在风险,这样一来财务人员可以采用既定的内部控制措施将承包工程面临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避免工程执行中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3.营造良好的风险控制氛围
  良好的风险控制氛围的营造是提高承包工程财务风险规避能力的基础,所以企业首先要适当地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适当放权,落实责任制,做到各个部门有任务,人人肩上有责任;此外,处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要建议一个良好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