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 2017毕业论文下载

一、全方位联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背景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日益重要。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一直践行“人才强企”发展战略,在培养、选拔、使用、评价、激励联动的人才发展机制建构上不断探索,队伍素质显著提升,为台州电网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但是,近些年暴露出人才断层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掣肘因素。构建并完善全方位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人力资源系统的正常运转,适应电网建设的大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人才发展体系暴露的主要问题
  1.职业发展遭遇“天花板”。随着电力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日趋增多,在以岗位晋升为主的现有体制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较为单一,常出现千军万马挤干部行政提拔这座独木桥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招聘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容易产生未来迷茫、前景不明的感觉,职业发展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阻碍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和集约化水平的提升。
  2.员工培训进入“疲劳期”。培训是人才培养的最常用方式。但近年来,在生产任务日益繁重的形势下,员工普遍反映培训任务过重,培训频次过高,工学矛盾严重。员工对培训已进入情绪消沉、热情消退的疲劳期。
  3.生产一线人员青黄不接。生产一线是企业最基层的部门,肩负企业生产作业的具体任务。近年来,生产一线人员年龄结构出现不平衡,老龄化严重,年轻队伍不够庞大。截至目前,生产一线部门平均年龄43.4岁,其中50岁以上占比35%。
  三、构建全方位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以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选拔、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各模块全方位联动的人才培养体系,规划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加快青年员工快速成长,培养与企业迅速发展相匹配的中坚力量,建立结构优良的梯队式人才队伍,弥补人员老化、年龄断层、职业迷茫、学习进取心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保证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转。
  1.搭建清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全方位宣贯公司人才培育理念,推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手册》《新员工入职宝典》等,引导员工树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创造平台使员工能够将自身的职业目标、能力特长、潜能优势与组织的业务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成长。以国网公司人才分级分类管理为指导,构筑“优秀专家人才后备—优秀专家人才—专业领军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发展通道,让员工看到职业发展方向,激发员工钻研业务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干部员工立足本职岗位,成为各个专业领域的骨干力量。
  2.铺设渠道,打造人才蓄水池。人才蓄水池,即将优质的人力资源像蓄水一样储备起来,适时补充新生力量,保证人才不断层的梯队培养机制。台州公司以绩效优先、突出能力为原则,集中各专业专家人才智慧,打造能够攻克公司发展难题的人才蓄水池,并为公司各类人才选拔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台州公司重点面向基层一线岗位的年轻员工,成立优秀专家人才后备库,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动力和积极性,为各类人才的茁壮成长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3.拓宽思路,人才培养多措并举。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大多采用课堂式的培训教学,培训带来的疲劳感问题日益突出,结合不同员工的需要,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方式成为必然方向。深化师带徒活动,有效传帮带。制订优秀专家人才师带徒行动计划,要求各级优秀专家至少带一至两名徒弟,广泛开展带教式培训,发挥团队效应,营造以老带新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先进典型示范引领。通过举行“优秀师徒”“十佳优秀师傅”“最美员工”等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品德优良、技能精湛、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崇尚人才、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鼓舞和激励公司广大员工勤奋工作、岗位成才。开创订单式、内训师等培养模式。按照“急需什么、培训什么”原则,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路径,开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结合员工个人意愿提出需求,大学、培训机构配合实施。
  4.因企制宜,完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实施政治待遇与经济奖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以群众公认为原则,推选人才参与企业重大事项决策评审,深化人才选拔应用成果。为让专家人才的引领示范有更广阔的舞台,真正参与公司发展决策,台州公司大胆探索后备干部选拔新方法,创新用人机制,将各级通道人才直接纳入后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