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是一种依托渔业设备,渔业生产场地、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人文资源等,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是贯穿一、二、三产业的新型消费业态。休闲渔业产品的开发对传统渔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谓休闲渔业旅游,是以现有各种渔业资源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休闲为表现形式,将旅游活动与现代渔业生产活动结合的一种体验型的旅游产品。近几年,随着荣成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旅游业的新常态提出,休闲渔业旅游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一、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旅游管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的发展,起因于荣成市渔业资源的减退,是渔民转产转业所需。从旅游收入来看,休闲渔业旅游收入虽然占荣成市旅游业收入的比例不大,份量不重,但休闲渔业旅游迎合现代消费需求,满足现代时尚休闲心理,所以其以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荣成市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新型休闲型旅游产品。
2014年,荣成市联合颁布了“荣成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发展休闲渔业旅游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利用3年时间,建立起适应不同消费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旅游项目,争取新建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0处、海钓基地10处、海上观光采摘园区10处、新增渔家乐500家,打造成为山东第一“海上休闲乐园”,全国知名的休闲渔业旅游目的地。到2017年,休闲渔业旅游吸纳直接就业5000人,间接就业8000人,休闲渔业旅游总收入达到10亿元,占旅游业总收入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二)独特的地理区域位置和优越的渔业资源
荣成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00公里。荣成市是渔业大市。2011年实施了一批海产品增殖项目,荣成市海洋牧场达到47万亩。2012年水产品产量116.5万吨,完成渔业总收入578.7亿元,分别增长3.9%和7.9%;
2013年组建了远洋渔业协会和渔港协会,建成10个省级现代渔业园区,新增远洋渔船107艘,远洋捕捞产量增长62.4%。近几年,荣成市渔业的发展逐年增长。
(三)丰富多彩的海洋人文旅游资源
海草房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荣成地区更为集中。荣成市有现存海草房民居两万多户、九万多间,分布在全市317个自然村落,形成了“村村海草房”的原生态民居景观。东楮岛村共有海草房144户、630间,百年以上的海草房442间,是威海市保存最为完好的海草民居聚集地之一。2014年7月份,东楮岛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列入第一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2011年荣成市兴建了2000多平方米的“渔家傲荣成人与海”大型展馆,陈列文物1000多件。荣成反映渔民生产的海洋渔号已被确定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荣成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为休闲渔业提供了丰厚的基础。
二、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发展不足
(一)休闲渔业旅游可进入性较差。由于休闲渔业旅游基地普遍位于乡村或者海边,拥有优美景色的同时,其可进入性一般不甚理想交通设施差。虽然,休闲渔业旅游项目本身决定了旅游产品与其他旅游产品对交通设施的需求不同,旅游者对于这种专项性旅游产品,对可进入性要求并不高。但是,开发精品线路,作为产品的一部分,需要加大投入。
(二)休闲渔业旅游设施与服务配套尚不理想。休闲渔业旅游的设施,休闲观光用的渔船、烧烤工具、垂钓工具、娱乐设施以及具备休闲渔业旅游的天然的适宜的环境都有所欠缺。从旅游服务角度,休闲渔业旅游从事的人员大多来自渔农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与旅游者接触的机会不多,旅游服务质量是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薄弱环节。
(三)休闲渔业旅游产业有待提升。目前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层次还比较单一,渔业旅游在与旅游地产、康体养生、会议会展、文化娱乐、商业等的融合度上还较低,使得休闲渔业旅游产业链较短,制约了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影响着旅游经济结构的优化。
三、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产品开发
对于荣成市休闲渔业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从产品设施、产品形象以及产品优势整合等诸要素进行策划。
(一)完善休闲渔业旅游产品设施。休闲渔业旅游的专业性旅游产品性质决定了旅游者对休闲旅游设施的要求低于其他旅游产品。同时,古朴自然的设备装置会使休闲渔业旅游产品体现出原始与自然淳朴的风味,这些因素构成了休闲渔业旅游吸引力的一面。所以,对于休闲渔业旅游设施的完善,应该保持自然淳朴的风格。
(二)策划休闲渔业旅游产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