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 2017毕业论文下载

概述


水利水电施工特点

1、水电站施工一般都是在高山峡谷的江河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的限制比较大。不确定的因素很多,相应的电站施工风险也较大。

水电站工程一般为多目标开发,涉及发电、防洪、灌溉、航运交通、养殖、生态旅游、供水等多方面的利益,矛盾十分复杂。当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畅游长江时乘兴写出了对三峡工程充满向往之情的《水调歌头·

游泳》,其中的“高峡出平湖”非常贴切的诠释了水电施工的成果。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包括多个单项工程,因此工程量大、投资多、工期紧,且相互间干扰严重。如世界上最大的在建水利枢纽长江三峡工程光拦河大坝长2335米,最大坝高175米,相当于60层摩天大楼,总砼量也达到10259万m3。按照当年施工计划,三峡工程分三期进行,工期为17年。

2、中国水利水电施工承包人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民志气高昂,兴修水利,中国水利水电施工承包商建设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制设备和自行安装的大型水电站  

新安江水电站以及万里黄河第一坝  

三门峡水利枢纽。由于浮夸冒进和“文革”动乱,水利水电建设事业遭到干扰和破坏,所幸“备战备荒”的战略方针和加快内地建设的决策,为水电施工企业在困境中得到了一些发展。在此期间,建设了刘家峡①、龙羊峡②、乌江渡③、紧水滩④等大型水电站。上述的电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作为工程的承包商,根本无风险可言,所有的材料、设备、资金全部由政府统一计划调拨。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方针,为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带来了生机,同时也将国内水电建设承包商推向了市场。“鲁布革冲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云南鲁布革水电站是我国水电史上第一个引进外资并实行国际竞争性招标承建的重点工程,有8个国家的专家在这里帮助建设,还实行了国际通行的工程监理制和项目法人负责制等办法,工程取得了投资省、工期短、质量好的经济效果。鲁布革水电站建设中,日本大成公司中标进入中国水电建设市场,夺走了原本已在中国工程局嘴边的蛋糕,形成了一个工程两种体制并存的局面。通过对比和思考,中国水电建设承包人在反思计划经济体制下建设管理体制的弊端,探求“工期马拉松,投资无底洞”的真正症结所在。

  近几年,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不仅作为国内水电站工程的主要建设者,更是积极贯彻党中央“走出去”战略,大力开拓国际市场。1999年以来的四年时间里,集团公司自主签约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已达36个,累计对外签约合同额已经突破1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8亿美元。2002年,公司以1.71亿美元的国外营业额,首次闯进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百强行列,位居第89位。

3、目前我国的水利水电市场

  华东、华中、西北等地区的水电建设较为突出,水利水电资源开发殆尽,未来的时间里,西南地区将会以一个水电开发新市场的姿态摆在各个水电施工承包商的面前,然而云、贵、川交通等各方面不甚理想,其所建电站装机容量大,施工难度高,风险程度也是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探讨水利水电施工合同的风险管理就显的尤为必要。

合同风险类型自然因素风险

  水利水电施工现场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自然环境,如场地狭小,地质条件差,气候条件恶劣等,都给工程承包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政治环境和国家政策

  2004年3月16日天津华北建设工程公司在苏丹西部钻水井队的两名工人被当地反政府武装绑架。工程所在国的政治环境对于承包商的风险可见一斑。目前世界局势并非太平,局部地区都发生了战争或社会动乱,这无疑给承包商加大了风险。而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则对于承包商的影响更加大,如通货膨胀、汇率调整、工资和物价上涨等等,同时在国际工程中,又以工程所在国的法律作为合同的法律基础,这隐藏着很大的合同风险,但许多承包商对此常常不够重视,最终导致经济损失。

业主资信风险

  业主是工程的所有者,是承包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业主的资信情况对承包商的工程施工和工程经济效益有决定性影响。资信好的业主保证了工程预付款、材料预付款、进度款及时供给,为承包商保质保量完成施工项目奠定了基础。反之,若业主资金不到位,有意拖欠工程款,或是在工程中故意刁难承包商,滥用权力施行罚款等,无疑给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困难,给承包商也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1991年,安徽妹滩水电站在施工两年之后,由于业主建设资金无法保证,承包商水电十二局无奈退场离去。后来才由其他承包商通过融


发表回复